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FRP材料及混杂材料 | 第11-14页 |
1.2.1 FRP材料及特点 | 第11-12页 |
1.2.2 层内混杂及层间混杂复合材料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MFRP及CFRP/GFRP布加固再生混凝土梁抗弯试验 | 第21-59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21页 |
2.2 试件的选取与制作 | 第21-27页 |
2.2.1 加固试件概况 | 第21-22页 |
2.2.2 钢筋及混凝土材料性能 | 第22-23页 |
2.2.3 FRP纤维布材料及性能 | 第23-25页 |
2.2.4 加固方式及施工工艺 | 第25-27页 |
2.3 混杂纤维布的制作与材性试验 | 第27-32页 |
2.3.1 基本设计思路 | 第27-28页 |
2.3.2 混杂纤维布拉伸试验 | 第28-32页 |
2.4 FRP片材加固受损梁抗弯试验 | 第32-35页 |
2.4.1 试件设计 | 第32-33页 |
2.4.2 加载方式 | 第33-34页 |
2.4.3 试验数据采集 | 第34-35页 |
2.5 FRP布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分析 | 第35-57页 |
2.5.1 承载能力对比分析 | 第35-38页 |
2.5.2 应变分析 | 第38-46页 |
2.5.3 跨中挠度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6-48页 |
2.5.4 破坏形式及裂缝开展情况 | 第48-5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3 有限元对比验证 | 第59-79页 |
3.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3.1.1 关于钢筋混凝土模型 | 第59页 |
3.1.2 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第59-60页 |
3.2 单元类型的选取及单元间连接 | 第60-63页 |
3.2.1 模拟混凝土实体单元 | 第60-61页 |
3.2.2 模拟钢筋的杆单元 | 第61-62页 |
3.2.3 模拟FRP布的膜单元 | 第62-63页 |
3.2.4 模拟刚性塾块的普通实体单元 | 第63页 |
3.2.5 单元之间的连结 | 第63页 |
3.3 材料基本属性及本构关系 | 第63-67页 |
3.4 破坏准则及非线性求解参数设置 | 第67-68页 |
3.5 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68-70页 |
3.6 ANSYS计算结果 | 第70-78页 |
3.6.1 抗弯承载力对比 | 第70-71页 |
3.6.2 应力与应变结果分析 | 第71-75页 |
3.6.3 挠度分析 | 第75-77页 |
3.6.4 梁破坏时裂缝开展情况 | 第77-7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4 有限元参数化分析 | 第79-94页 |
4.1 加固梁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79页 |
4.2 ANSYS参数化分析计算 | 第79-93页 |
4.2.1 改变混杂纤维成分比例 | 第79-82页 |
4.2.2 CFRP布黏贴层数的影响 | 第82-85页 |
4.2.3 GFRP布黏贴层数的影响 | 第85-88页 |
4.2.4 改变层间混合加固方式的影响 | 第88-91页 |
4.2.5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91-92页 |
4.2.6 配筋率的影响 | 第92-9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4-9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5.2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