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的理论分析 | 第18-22页 |
2.1 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的含义 | 第18页 |
2.2 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 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的有关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3.1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2 信用论 | 第20页 |
2.3.3 资产证券化理论 | 第20-21页 |
2.3.4 贷款客户关系理论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国外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管理策略启示 | 第22-28页 |
3.1 美国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 | 第22-24页 |
3.1.1 政府层面 | 第22-23页 |
3.1.2 商业银行层面 | 第23-24页 |
3.2 日本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 | 第24-25页 |
3.2.1 政府层面 | 第24页 |
3.2.2 金融机构层面 | 第24-25页 |
3.3 欧洲处理不良贷款的途径 | 第25页 |
3.4 对我国银行业处置法人不良资产的启发 | 第25-27页 |
3.4.1 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加强风险控制 | 第25-26页 |
3.4.2 进一步丰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 第26-2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A分行法人不良贷款管理的原因及现状 | 第28-41页 |
4.1 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的原因 | 第28-30页 |
4.1.1 外部原因 | 第28-29页 |
4.1.2 内部原因 | 第29-30页 |
4.2 A分行法人不良贷款现状 | 第30-32页 |
4.2.1 信贷资产总体情况 | 第31页 |
4.2.2 信贷资产质量情况 | 第31页 |
4.2.3 不良贷款处置情况 | 第31页 |
4.2.4 重点业务不良贷款情况 | 第31-32页 |
4.2.5 逾期欠息客户情况 | 第32页 |
4.3 A分行法人不良贷款的主要特点 | 第32-36页 |
4.3.1 表外业务规模大、占比高 | 第32-33页 |
4.3.2 表外业务垫付率高 | 第33-34页 |
4.3.3 “两高一剩”行业投放多,贷款质量较差 | 第34-35页 |
4.3.4 制造、批零行业低评级的潜在风险客户多 | 第35页 |
4.3.5 保证担保占比高、担保圈问题较为突出 | 第35-36页 |
4.4 A分行法人不良贷款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36-40页 |
4.4.1 经营理念出现偏差 | 第36-37页 |
4.4.2 信贷资产组合管理比较薄弱 | 第37页 |
4.4.3 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 第37-38页 |
4.4.4 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 | 第38页 |
4.4.5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8-39页 |
4.4.6 信用风险识别和度量技术层次较低 | 第39页 |
4.4.7 信用风险控制的电子化平台建设滞后 | 第39-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A分行法人不良贷款管理建议 | 第41-62页 |
5.1 基于信贷资产组合模型,提高信贷资源分配精准性 | 第41-53页 |
5.1.1 模型的核心指标和主要维度 | 第41页 |
5.1.2 模型的设立 | 第41-43页 |
5.1.3 模型测算及信贷组合建议 | 第43-53页 |
5.2 端正经营管理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 第53-54页 |
5.3 建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 第54-55页 |
5.3.1 建立合理的信贷管理机制,推行精细化管理 | 第54-55页 |
5.3.2 加强信贷审批约束考核机制 | 第55页 |
5.4 优化贷后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 第55-56页 |
5.5 加强风险预判,合理化解违约风险 | 第56-57页 |
5.5.1 合理做好风险转移,确保第二还款来源有效性 | 第56-57页 |
5.5.2 再融资及债务重组 | 第57页 |
5.6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 | 第57-61页 |
5.6.1 推行不良贷款“双名单”制管理实施工作 | 第57-58页 |
5.6.2 加强自主清收和诉讼追偿力度 | 第58-59页 |
5.6.3 积极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 第59-60页 |
5.6.4 有序开展剩余委托资产清收处置 | 第60页 |
5.6.5 其他措施建议 | 第60-6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