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引言 西方近代社会理想值得深入研究 | 第17-32页 |
一、社会理想是当代面临的重大问题 | 第18-22页 |
二、应当重视西方近代社会理想的思想资源 | 第22-26页 |
三、有关近代西方社会理想的研究 | 第26-28页 |
四、本论文的意图和结构 | 第28-32页 |
第一章 西方近代社会理想的形成 | 第32-59页 |
一、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 第32-37页 |
(一) 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 第33-34页 |
(二) 市场经济发展的后果 | 第34-37页 |
二、西方古代的社会理想资源 | 第37-50页 |
(一) 柏拉图的理想国 | 第38-40页 |
(二) 亚里士多德的“正确政体” | 第40-43页 |
(三) 斯多亚派的“世界城邦” | 第43-45页 |
(四)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和托马斯的君主政治 | 第45-50页 |
三、从萌生到成熟的历程 | 第50-59页 |
(一) 孕育时期 | 第50-53页 |
(二) 鼎盛时期 | 第53-56页 |
(三) 成熟时期 | 第56-59页 |
第二章 自由主义的社会理想 | 第59-89页 |
一、对免于奴役和压迫的追求 | 第59-65页 |
(一) 从反对天主教教会和基督教神学到反对王权专制主义 | 第60-63页 |
(二) 从追求个性自由到致力于自由社会的构建 | 第63-65页 |
二、自由至上的理想王国 | 第65-84页 |
(一) 天赋人权——自由主义社会理想的逻辑中心 | 第65-68页 |
(二) 自由至上——自由主义社会理想的核心理念 | 第68-75页 |
(三) 宪政——自由主义社会理想的制度保证 | 第75-84页 |
三、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 第84-89页 |
(一) 传统自由主义的危机 | 第84-86页 |
(二) 国家干预主义 | 第86页 |
(三) 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改造 | 第86-89页 |
第三章 共和主义的社会理想 | 第89-117页 |
一、探索实现自由平等的不同路径 | 第89-95页 |
(一) 古典共和主义社会理想的遗产 | 第89-91页 |
(二) 近代共和主义社会理想的超越 | 第91-95页 |
二、主权属于人民的共和之梦 | 第95-111页 |
(一) 共和主义的原则与根基:法治、自由、德性 | 第95-104页 |
(二) 混合政体的转型权力分立与制衡 | 第104-108页 |
(三) 深思熟虑后的自由选择:联邦共和国 | 第108-111页 |
三、共和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复兴 | 第111-117页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 第117-139页 |
一、艰难盛世中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 第117-124页 |
(一) 乌托邦社会主义 | 第117-120页 |
(二) 变革现实社会的种种方案 | 第120-122页 |
(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第122-124页 |
二、奠基于公有的温情家园 | 第124-130页 |
(一) 空想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 第124-126页 |
(二) 空想思想家的理想社会蓝图 | 第126-130页 |
三、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自由联合体 | 第130-139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揭露 | 第130-132页 |
(二) 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描述 | 第132-136页 |
(三)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实现方式 | 第136-139页 |
第五章 三大流派社会理想的比较分析 | 第139-163页 |
一、各不相同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轨迹 | 第139-145页 |
(一) 各不相同的理论来源 | 第139-141页 |
(二) 各不相同的发展轨迹 | 第141-145页 |
二、对自由的不同解释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不同加权 | 第145-155页 |
(一) 对自由价值的不同理解 | 第145-152页 |
(二) 对自由与平等关系的不同处理 | 第152-155页 |
三、三大流派社会理想方案之比较 | 第155-163页 |
(一) 理想图景的差异 | 第155-159页 |
(二) 实现理想之途径的差异 | 第159-163页 |
第六章 西方近代社会理想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 第163-192页 |
一、西方社会主义理想在中国的传播 | 第163-167页 |
二、我国面临着对未来社会谋划的问题 | 第167-175页 |
(一) 不准确的社会理想认知 | 第167-169页 |
(二) 个人、社会理想对立 | 第169-171页 |
(三) “物化”现象侵蚀社会理想 | 第171-173页 |
(四) 社会理想信仰面临挑战 | 第173-175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遗产的发扬光大 | 第175-182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理想具有永恒价值 | 第175-180页 |
(二) 以马、恩社会理想引导当代中国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 第180-182页 |
四、对自由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 第182-187页 |
(一) 汲取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闪光点” | 第182-184页 |
(二) 认清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弊端 | 第184-186页 |
(三) 实现对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的超越 | 第186-187页 |
五、共和主义可供利用的思想资源 | 第187-19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2-202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202-203页 |
致谢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