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D406A 钢简介 | 第10-11页 |
1.3 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11-14页 |
1.3.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13-14页 |
1.3.4 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4 有限元方法 | 第14-20页 |
1.4.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14-15页 |
1.4.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1.4.3 有限元方法优缺点 | 第16-17页 |
1.4.4 有限元软件 ANSYS | 第17-20页 |
1.5 钢的晶粒细化技术 | 第20-24页 |
1.5.1 形变诱导相变细化 | 第21页 |
1.5.2 形变热处理细化 | 第21-22页 |
1.5.3 循环加热淬火细化 | 第22页 |
1.5.4 磁场或电场处理细化 | 第22-23页 |
1.5.5 合金化细化 | 第23页 |
1.5.6 快速加热和奥氏体相变重结晶细化 | 第23-24页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理论计算及试验方法 | 第25-36页 |
2.1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5-35页 |
2.1.1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25-33页 |
2.1.2 应力场计算基本原理 | 第33-35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2.2.1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5页 |
2.2.2 晶粒尺寸及晶粒度测试 | 第35-36页 |
第3章 D406A 钢筒形焊接构件梯度场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6-49页 |
3.1 材料及工艺选择 | 第36-37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3 计算方法 | 第38页 |
3.4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38-44页 |
3.4.1 温度场计算结果 | 第38-40页 |
3.4.2 组织转变 | 第40-41页 |
3.4.3 应力场及变形计算结果 | 第41-44页 |
3.5 加热面积对热处理过程的影响 | 第44-47页 |
3.6 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D406A 钢温度梯度设计及验证 | 第49-5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温度梯度的设计 | 第49-52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49-50页 |
4.2.2 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4.3 实验验证 | 第52-53页 |
4.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D406A 钢焊接构件循环热处理细化晶粒工艺研究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D406A 钢焊接接头组织形貌 | 第54-56页 |
5.3 热处理工艺对相变重结晶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1 加热温度对相变重结晶的影响 | 第56-57页 |
5.3.2 保温时间对相变重结晶的影响 | 第57页 |
5.4 循环热处理细化晶粒效果及机理研究 | 第57-63页 |
5.4.1 热处理工艺 | 第57-58页 |
5.4.2 晶粒细化效果 | 第58-62页 |
5.4.3 晶粒细化机理 | 第62-63页 |
5.5 优化工艺研究 | 第63-65页 |
5.6 晶粒细化过程的模拟 | 第65-68页 |
5.6.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 | 第65-67页 |
5.6.2 模拟结果 | 第67-68页 |
5.7 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