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网络诈骗立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1页
第二章 网络诈骗与相关罪名的关系第11-19页
    第一节 网络诈骗的概述第11-14页
        一、网络诈骗的概念及表现形式第11-12页
        二、网络诈骗的特点第12-14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与相关罪名的关系第14-19页
        一、网络诈骗与网络犯罪的关系第15-16页
        二、网络诈骗与传统诈骗罪的关系第16-19页
第三章 网络诈骗立案的涵义、特征、功能第19-24页
    第一节 网络诈骗立案的涵义第19-20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立案的特征第20-21页
        一、公安机关的专属性第21页
        二、独立的、必经的诉讼阶段第21页
    第三节 网络诈骗立案的功能第21-24页
        一、导入功能第22页
        二、区分功能第22-23页
        三、抑制功能第23-24页
第四章 我国网络诈骗的立案现状第24-33页
    第一节 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来源第24-25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受理第25-27页
        一、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接受机关第25-26页
        二、网络诈骗的报案方式第26页
        三、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接受第26-27页
        四、网络诈骗的紧急处理方式第27页
    第三节 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审查第27-31页
        一、网络诈骗立案材料审查的内容第28-29页
        二、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审查方式第29-30页
        三、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审查期限第30-31页
    第四节 网络诈骗立案材料的处理第31-33页
        一、公安机关作出网络诈骗立案决定第31页
        二、公安机关作出网络诈骗不予立案决定第31-33页
第五章 我国网络诈骗立案难之成因分析第33-44页
    第一节 从立案条件视角分析第33-36页
        一、立案的条件过高第33-34页
        二、立案条件之事实要件的缺失第34-35页
        三、立案条件之法律要件的困惑第35-36页
    第二节 从立案程序视角分析第36-42页
        一、立案程序的虚置第37-38页
        二、立案程序意义的名不副实第38-39页
        三、初查缺乏法律授权第39-40页
        四、审查期限缺乏科学标准第40-41页
        五、刑事初查与行政调查之错位第41-42页
    第三节 从立案监督视角分析第42-44页
第六章 我国网络诈骗立案的路径选择第44-53页
    第一节 完善立案的条件第44-48页
        一、降低刑事立案启动条件第44-45页
        二、罪名定性以满足立案之事实条件第45-47页
        三、完善网络诈骗犯罪之追责要件第47-48页
    第二节 规范立案程序的环节第48-51页
        一、设立初查制度第48-49页
        二、优化经济犯罪审查期限第49-50页
        三、还原刑事调查权第50-51页
    第三节 健全立案监督的内容第51-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层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研究--以M市A区为例
下一篇:医疗诉讼中的举证问题研究--以医生信息告知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