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抗扭刚度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型钢混凝土结构简介第12-14页
        1.1.1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类型第12-13页
        1.1.2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13-14页
    1.2 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介第14-16页
        1.2.1 国外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发展历程第14-16页
        1.2.2 国内外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比较第16页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本文主要内容第16-20页
        1.3.1 研究意义与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2章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扭转和扭转刚度理论第20-30页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扭转理论第20-22页
        2.1.1 Rausch空间桁架模型第20-21页
        2.1.2 H.Лессиг 斜弯破坏模型第21页
        2.1.3. Hsu斜弯破坏模型第21-22页
        2.1.4 薄膜元桁架模型第22页
    2.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刚度第22-27页
        2.2.1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前的抗扭刚度第23-24页
        2.2.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到屈服时的抗扭刚度第24-27页
        2.2.3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在屈服后到构件极限状态时的抗扭刚度第27页
    2.3 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刚度第27-29页
        2.3.1 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前的抗扭刚度第27-28页
        2.3.2 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开裂阶段的抗扭刚度第28页
        2.3.3 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在屈服后到构件极限状态时的抗扭刚度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型钢混凝土压弯扭构件的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第30-52页
    3.1 ABAQUS软件介绍第30-31页
    3.2 材料的本构关系第31-39页
        3.2.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第31-37页
        3.2.2 钢材本构关系第37-39页
    3.3 ABAQU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9-46页
        3.3.1 模型参数介绍第39-41页
        3.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1-46页
    3.4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46-50页
        3.4.1 构件基本情况第47页
        3.4.2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型钢混凝土压弯扭构件的有限元结果分析第52-64页
    4.1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扭矩-扭率曲线分析第52-55页
    4.2 构件变形情况第55页
    4.3 混凝土、钢筋与型钢的等效应力云图对比分析第55-59页
        4.3.1 型钢应力情况第56-57页
        4.3.2 混凝土应力情况第57-58页
        4.3.3 钢筋应力情况第58-59页
    4.4 各参数对压弯扭构件抗扭刚度的影响第59-62页
        4.4.1 轴压比的影响规律第59-60页
        4.4.2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第60-61页
        4.4.3 配筋率对压弯扭构件抗扭刚度的影响第61-62页
        4.4.4 含钢率对压弯扭构件抗扭刚度的影响第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型钢混凝土压弯扭构件抗扭刚度的理论分析第64-72页
    5.1 型钢混凝土复合受扭构件的刚度变化规律第64-65页
    5.2 开裂前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扭刚度第65-66页
        5.2.1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扭刚度第65页
        5.2.2 型钢部分的抗扭刚度第65页
        5.2.3 型钢混凝土压弯扭构件开裂前的抗扭刚度第65-66页
    5.3 型钢混凝土构件屈服时抗扭刚度的计算第66-70页
        5.3.1 钢筋混凝土部分的抗扭刚度第66-69页
        5.3.2 型钢部分抗扭刚度第69页
        5.3.3 构件屈服时抗扭刚度第69-70页
    5.4 型钢混凝土构件极限状态时抗扭刚度的计算第70-71页
        5.4.1 钢筋混凝土部分抗扭刚度第70页
        5.4.2 型钢部分抗扭刚度第70页
        5.4.3 构件极限状态时抗扭刚度第70-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78-80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二)参加的科研工作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环境损伤下钢筋混凝土柱受火后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复杂条件下砂—黄土界面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