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特殊浸润性生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上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30页
    1.1 油水分离的目的与背景第10-11页
    1.2 油水混合物及分离技术简介第11-18页
        1.2.1 油水混合物的定义及种类第11-12页
        1.2.2 油水混合物的负面影响第12-13页
        1.2.3 油水混合物分离技术第13-18页
    1.3 超润湿表面的构建及油水分离特性第18-28页
        1.3.1 三相体系润湿性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1.3.2 超润湿表面简介及油水分离应用第22-28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8-30页
        1.4.1 选题意义第28-29页
        1.4.2 研究内容第29-30页
2 零维超润湿生物质油水分离材料的构筑及研究第30-63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40页
        2.2.1 材料和试剂第31页
        2.2.2 仪器第31-32页
        2.2.3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玉米秸秆碳粉的制备第32页
        2.2.4 尼龙/碳粉夹层膜的制备第32-33页
        2.2.5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制备第33-34页
        2.2.6 γ-Fe_2O_3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4-35页
        2.2.7 尼龙/超疏水磁性碳粉夹层膜的制备第35页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35页
        2.2.9 接触角表征第35-36页
        2.2.10 水下油粘附特性表征第36页
        2.2.11 红外光谱分析(IR)第36-37页
        2.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7页
        2.2.1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第37页
        2.2.14 磁性分析第37页
        2.2.15 油水分离实验第37-39页
        2.2.16 吸油量测定第39-40页
        2.2.17 再生性能评价第40页
        2.2.18 化学稳定性评价第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61页
        2.3.1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玉米秸秆碳粉的表面形貌第40-41页
        2.3.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玉米秸秆碳粉的浸润性研究第41-42页
        2.3.3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玉米秸秆碳粉对油粘附性质的研究第42页
        2.3.4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玉米秸秆碳粉表面化学成分分析第42-43页
        2.3.5 尼龙/超亲水碳粉夹层膜乳液分离能力的研究第43-48页
        2.3.6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表面形貌第48页
        2.3.7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浸润性研究第48-49页
        2.3.8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表面化学成分分析第49-51页
        2.3.9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磁性分析第51-52页
        2.3.10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第52-58页
        2.3.11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再生性能的研究第58-60页
        2.3.12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玉米秸秆碳粉的化学稳定性的研究第60-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3 二维超润湿生物质油水分离材料的构筑及研究第63-78页
    3.1 引言第63-64页
    3.2 实验部分第64-67页
        3.2.1 材料和试剂第64-65页
        3.2.2 仪器第65页
        3.2.3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尼龙/滤纸复合膜的制备第65页
        3.2.4 疏水尼龙/滤纸复合膜的制备第65页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65-66页
        3.2.6 接触角表征第66页
        3.2.7 红外光谱分析(IR)第66页
        3.2.8 能谱分析(EDX)第66页
        3.2.9 乳液分离实验第66-6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7-77页
        3.3.1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尼龙/滤纸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第67-68页
        3.3.2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尼龙/滤纸复合膜的浸润性研究第68页
        3.3.3 超亲水/水下超疏油尼龙/滤纸复合膜乳液分离能力的研究第68-71页
        3.3.4 疏水尼龙/滤纸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第71-72页
        3.3.5 疏水尼龙/滤纸复合膜的浸润性研究第72-73页
        3.3.6 疏水尼龙/滤纸复合膜表面化学成分分析第73-74页
        3.3.7 疏水尼龙/滤纸复合膜乳液分离能力的研究第74-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4 三维超润湿生物质油水分离材料的构筑及研究第78-91页
    4.1 引言第78-79页
    4.2 实验部分第79-81页
        4.2.1 材料和试剂第79页
        4.2.2 仪器第79页
        4.2.3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制备第79-80页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80页
        4.2.5 接触角表征第80页
        4.2.6 红外光谱分析(IR)第80页
        4.2.7 能谱分析(EDX)第80-81页
        4.2.8 硅烷化效率的测定及硅烷化处理时间对样品接触角的影响第81页
        4.2.9 磁性分析第81页
        4.2.10 饱和吸油量测定第81页
        4.2.11 溶剂稳定性研究第8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1-90页
        4.3.1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表面形貌第81-83页
        4.3.2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浸润性研究第83-84页
        4.3.3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表面化学成分分析第84-85页
        4.3.4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机械性能研究第85-86页
        4.3.5 硅烷化效率及硅烷化处理时间对样品接触角的影响的研究第86页
        4.3.6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磁性分析第86-87页
        4.3.7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油水分离能力的研究第87-88页
        4.3.8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饱和吸油量第88-89页
        4.3.9 超疏水/超亲油磁性炭化棉花的溶剂稳定性研究第89-90页
    4.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ACR/CPE对PVC基木塑复合材料改性作用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微孔发泡PP基木塑复合材料结晶与发泡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