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简介 | 第10-11页 |
1.3 TiO_2光催化剂结构及催化原理 | 第11-13页 |
1.3.1 TiO_2晶体结构 | 第11页 |
1.3.2 TiO_2能带结构 | 第11-12页 |
1.3.3 TiO_2光催化原理 | 第12-13页 |
1.4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4.1 气相法 | 第13页 |
1.4.2 沉淀法 | 第13-14页 |
1.4.3 水热法(溶剂热法) | 第14页 |
1.4.4 溶胶-凝胶法 | 第14-15页 |
1.4.5 微乳液法 | 第15页 |
1.5 TiO_2光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1.5.1 粒径尺寸的影响 | 第15页 |
1.5.2 晶体结构与表面羟基的影响 | 第15-16页 |
1.5.3 体系pH值的影响 | 第16页 |
1.5.4 温度的影响 | 第16页 |
1.5.5 光源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6 有机物浓度的影响 | 第17页 |
1.5.7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6 TiO_2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及改性研究 | 第18-20页 |
1.6.1 TiO_2光催化剂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1.6.2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 第18-20页 |
1.7 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 第20-21页 |
1.7.1 污水处理 | 第20-21页 |
1.7.2 空气净化 | 第21页 |
1.7.3 抗菌材料 | 第21页 |
1.7.4 自清洁作用 | 第21页 |
1.8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设备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2.2.1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2 亚甲基蓝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5-27页 |
2.2.3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测试 | 第27-28页 |
2.3 表征手段 | 第28-29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8页 |
2.3.2 比表面积测试(BET) | 第28页 |
2.3.3 X射线衍射(XRD) | 第28-29页 |
3 Ag-TiO_2光催化性能研究及表征分析 | 第29-42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温度对Ag-TiO_2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30-31页 |
3.3 体系pH值对Ag-Ti 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浸泡时间对Ag-TiO_2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33-36页 |
3.5 银掺杂量对Ag-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6 表征分析 | 第37-41页 |
3.6.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7-38页 |
3.6.2 比表面积测试(BET)分析 | 第38-39页 |
3.6.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9-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不同金属掺杂TiO_2光催化性能比较分析 | 第42-52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光源对光催化性能影响研究 | 第43-47页 |
4.2.1 不同光源下光催化反应速率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4.2.2 金属掺杂TiO_2在不同光源下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5-47页 |
4.3 金属掺杂种类对TiO_2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1 LED光源下不同金属掺杂TiO_2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4.3.2 模拟太阳光下不同金属掺杂TiO_2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4.4 表征分析 | 第49-51页 |
4.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49页 |
4.4.2 比表面积测试(BET)分析 | 第49-50页 |
4.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