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逆变焊机的国内外技术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设计方案及原理分析 | 第15-30页 |
2.1 逆变式直流焊机设计方案 | 第15-16页 |
2.1.1 逆变直流焊机的设计指标 | 第15页 |
2.1.2 主电路方案确定 | 第15-16页 |
2.1.3 设计框图 | 第16页 |
2.2 弧焊接电源系统 | 第16-23页 |
2.2.1 弧焊接电源的外特性 | 第16-19页 |
2.2.2 电弧的特性 | 第19-20页 |
2.2.3 稳定的“弧焊接电源”系统 | 第20-23页 |
2.3 全桥变换器的分析 | 第23-27页 |
2.3.1 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3.2 全桥变换器的工作波形 | 第24-25页 |
2.3.3 全桥变换器的工作过程 | 第25-27页 |
2.4 反激变换器的分析 | 第27-29页 |
2.4.1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2.4.2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波形 | 第28页 |
2.4.3 反激变换器的工作过程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主控芯片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第30-43页 |
3.1 脉宽调制电路主控芯片选型 | 第30-35页 |
3.1.1 脉宽调制技术原理 | 第30页 |
3.1.2 芯片TL494与SG3525的性能对比 | 第30-31页 |
3.1.3 主控芯片SG3525的介绍与分析 | 第31-33页 |
3.1.4 辅助电源主控芯片UC3843的介绍与分析 | 第33-35页 |
3.2 启动电路及整流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3.3 全桥变换器及输出整流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3.4 反馈及控制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3.5 驱动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3.6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 第40页 |
3.7 辅助电源的设计 | 第40-4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主功率器件的参数计算及选型 | 第43-59页 |
4.1 主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 第43-47页 |
4.2 主回路滤波电感的设计 | 第47-49页 |
4.3 各主要器件的选型 | 第49-50页 |
4.3.1 主功率MOSFET的选择 | 第49页 |
4.3.2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 第49-50页 |
4.3.3 隔直电容的选择 | 第50页 |
4.3.4 振荡器的频率的电阻、电容选择 | 第50页 |
4.4 软启动电路的启动时间 | 第50-51页 |
4.5 驱动变压器的设计 | 第51-52页 |
4.6 辅助电源参数计算 | 第52-56页 |
4.7 反馈环路稳定性设计 | 第56-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第59-65页 |
5.1 本设计使用的仪器 | 第59页 |
5.2 电源的主要技术参数测试 | 第59-60页 |
5.2.1 空载电压的测试 | 第59-60页 |
5.2.2 负载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 | 第60页 |
5.3 逆变焊机的主要波形测试 | 第60-63页 |
5.3.1 辅助电源的MOSFET的驱动电压波形 | 第60-61页 |
5.3.2 主电路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 | 第61页 |
5.3.3 主电路开关管带死区时间的电压波形 | 第61-63页 |
5.4 手工弧焊机的外特性曲线 | 第63-64页 |
5.5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一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