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P2P环境下网状组播在移动IM中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1 网状组播的消息转发机制第10页
        1.2.2 P2P环境下基于网状组播的移动IM实现第10-11页
    1.3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第11页
    1.4 论文结构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第12-20页
    2.1 P2P技术第12-14页
        2.1.1 P2P结构第12-13页
        2.1.2 P2P技术在IM的应用第13-14页
        2.1.3 P2P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页
    2.2 网状组播技术第14-16页
        2.2.1 网状组播概念第15页
        2.2.2 网状组播性能指标第15-16页
        2.2.3 网状组播研究现状第16页
    2.3 BBV模型第16-18页
        2.3.1 BBV模型思想第16-17页
        2.3.2 BBV模型生成步骤第17-18页
        2.3.3 BBV模型的局限性第18页
    2.4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第18页
    2.5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三章 基于网状组播的消息转发机制第20-30页
    3.1 网状组播拓扑建模第20-21页
    3.2 网状组播拓扑生成算法第21-26页
        3.2.1 BBV模型的改进第21-22页
        3.2.2 拓扑生成算法第22-24页
        3.2.3 算法性能分析第24-26页
    3.3 网状组播消息转发策略第26-29页
        3.3.1 网状组播条件判断第26-27页
        3.3.2 消息转发策略第27-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P2P环境下基于网状组播的移动IM实现第30-62页
    4.1 需求分析第30-32页
        4.1.1 网状组播拓扑生成需求分析第30-31页
        4.1.2 网状组播消息转发需求分析第31页
        4.1.3 P2P环境下网状组播可行性分析第31-32页
    4.2 概要设计第32-45页
        4.2.1 网状组播拓扑生成概要设计第33-39页
        4.2.2 网状组播消息转发概要设计第39-45页
    4.3 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5-55页
        4.3.1 开发环境第45-46页
        4.3.2 网状组播拓扑生成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6-51页
        4.3.3 网状组播消息转发详细设计与实现第51-55页
    4.4 功能测试第55-61页
        4.4.1 网状组播拓扑生成测试第55-58页
        4.4.2 网状组播消息转发测试第58-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2-63页
    5.2 论文工作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据驱动的软件定义安全
下一篇:云环境下的绿色服务组合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