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目的 | 第8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一、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11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食品安全领域法治概念和现状 | 第13-27页 |
第一节 食品及食品安全法治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一、食品和食品安全概念 | 第13-14页 |
二、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和食品质量辨析 | 第14-15页 |
三、食品安全法治的概念 | 第15页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法治的现状 | 第15-20页 |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整体现状 | 第16-17页 |
二、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 第17页 |
三、我国食品安全执法现状 | 第17-18页 |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 第18-19页 |
五、我国食品安全司法现状 | 第19-20页 |
(一)食品安全的刑法现状 | 第19-20页 |
(二)食品安全的民法现状 | 第20页 |
第三节 国外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24页 |
一、美国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二、欧盟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三、日本食品安全法治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国外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基本情况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7页 |
一、实现无缝监管 | 第24-25页 |
二、整合法律法规 | 第25-26页 |
三、严格执法队伍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一、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7-28页 |
二、食品安全标准未及时跟进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执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一、行政执法主体之间分工不明 | 第29-30页 |
二、选择和间断性执法现象严重 | 第30-31页 |
三、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不高 | 第31页 |
四、行政执法依据存在缺位 | 第31-32页 |
五、行政执法难以落实到位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食品安全监管面广点多环节多 | 第33页 |
二、标准更新滞后且实施性差 | 第33-34页 |
三、食品从业者重经济利益 | 第34页 |
四、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 | 第34-35页 |
五、职业举报人层出不穷 | 第35-36页 |
六、分段监管造成监管漏洞 | 第36页 |
第四节 我国食品安全司法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一、食品安全刑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二、消费维权难 | 第37页 |
三、惩罚性赔偿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推进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法治建设的建议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 第39-43页 |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40页 |
二、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 | 第40-43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执法体系 | 第43-47页 |
一、科学整合执法主体 | 第43页 |
二、强化执法培训,严格责任追究 | 第43-44页 |
三、健全行政执法法律依据 | 第44-45页 |
四、针对执行难问题国家层面出台具体规定 | 第45-46页 |
五、执法保障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改革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第47-53页 |
一、确立统一综合监管模式 | 第47-49页 |
二、食品安全标准及时更新并落实到位 | 第49-50页 |
三、监管与普法同步进行 | 第50页 |
四、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示 | 第50-51页 |
五、依法应对职业打假人 | 第51-52页 |
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司法建设 | 第53-55页 |
一、进一步跟进罚金刑 | 第53页 |
二、调整和完善犯罪归属 | 第53-54页 |
三、进一步扩大罪名 | 第54页 |
四、惩罚性赔偿执行到位 | 第54-55页 |
第五节 强化公民守法意识 | 第55-57页 |
一、创造良好的守法内外部环境 | 第55页 |
二、深入持久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 第55-56页 |
三、坚定不移的实施依法治国 | 第56页 |
四、重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教育和研究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