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现代农机合作社 | 第21-22页 |
2.1.2 现代农机合作社的特征 | 第22-23页 |
2.1.3 政府管理 | 第23-24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2.1 合作经济理论 | 第24页 |
2.2.2 公共政策理论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唐山市现代农机合作社及其政府管理的现状 | 第26-43页 |
3.1 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度安排 | 第27-33页 |
3.1.1 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与组织规模 | 第27-31页 |
3.1.2 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机制 | 第31-32页 |
3.1.3 现代农机合作社管理机制 | 第32-33页 |
3.2 现代农机合作社政府管理现状 | 第33-40页 |
3.2.1 唐山市现代农机合作社政府管理体系 | 第33-35页 |
3.2.2 对现代农机合作社的政府职能定位 | 第35-36页 |
3.2.3 对现代农机合作社实行多元化、间接化的管理手段 | 第36-40页 |
3.4 现代农机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3.4.1 现代农机合作社管理问题 | 第40-41页 |
3.4.2 政府介入农机合作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对唐山市现代农机合作社政府管理的绩效及效果评价 | 第43-51页 |
4.1 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中政府管理绩效 | 第44-48页 |
4.1.1 内部管理趋于规范 | 第44-46页 |
4.1.2 财务管理制度相对健全 | 第46页 |
4.1.3 民主管理基本实现 | 第46-47页 |
4.1.4 农机具配备基本合理 | 第47页 |
4.1.5 场库棚建设要求基本满足 | 第47-48页 |
4.2 现代农机合作社对政府管理的满意度评价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完善现代农机合作社政府管理的措施 | 第51-58页 |
5.1 强化政府管理体系内部建设 | 第51-53页 |
5.1.1 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 第51-52页 |
5.1.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 第52页 |
5.1.3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 第52-53页 |
5.2 加强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科技政策扶持 | 第53-55页 |
5.2.1 加大农机科技推广力度 | 第53页 |
5.2.2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 第53-54页 |
5.2.3 完善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 第54-55页 |
5.3 完善对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政策支持 | 第55-56页 |
5.3.1 理顺财政支出资金管理体制 | 第55页 |
5.3.2 加大财政支持补贴力度 | 第55-56页 |
5.4 提高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法规建设 | 第56-57页 |
5.4.1 优化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 第56-57页 |
5.4.2 建立健全责任制度 | 第57页 |
5.5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