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内容和背景 | 第9-10页 |
1.1.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2-16页 |
1.3.1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1.3.2 地形地貌 | 第13-14页 |
1.3.3 气候 | 第14-15页 |
1.3.4 河流水系 | 第15页 |
1.3.5 土壤和植被 | 第15-16页 |
1.4 意义 | 第16页 |
2. 研究方法和数据 | 第16-27页 |
2.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2 遥感反演方法选择 | 第17-20页 |
2.2.1 主要遥感反演方法介绍 | 第17-19页 |
2.2.2 遥感反演方法特点比较 | 第19-20页 |
2.2.3 遥感反演方法优选 | 第20页 |
2.3 研究数据 | 第20-23页 |
2.3.1 MODIS 数据与预处理 | 第20-22页 |
2.3.2 地面观测数据采样与处理 | 第22-23页 |
2.3.3 SRTM 数据 | 第23页 |
2.4 ATI 和TVI 计算 | 第23-27页 |
2.4.1 ATI 计算 | 第23-27页 |
2.4.2 TVI 计算 | 第27页 |
3. 石羊河流域土壤含水量反演及旱情分析 | 第27-37页 |
3.1 构建模型及反演土壤含水量 | 第27-30页 |
3.1.1 ATI、TVI 与地面观测数据回归分析 | 第27-28页 |
3.1.2 确定判别阈值 | 第28-29页 |
3.1.3 构建反演模型 | 第29页 |
3.1.4 反演结果及分析 | 第29-30页 |
3.2 石羊河流域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分析 | 第30页 |
3.3 地形因子对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影响 | 第30-35页 |
3.3.1 海拔 | 第30-32页 |
3.3.2 坡度 | 第32-33页 |
3.3.3 坡向 | 第33-35页 |
3.4 石羊河流域旱情分析 | 第35-37页 |
3.4.1 干旱等级划分 | 第35页 |
3.4.2 旱情分析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