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中国工艺美术论文--装饰美术论文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3页
    1.1 课题题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目前研究现状评述第10-11页
    1.3 本论题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11页
        1.3.1 本论题的研究范围第11页
        1.3.2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第11页
        1.3.3 本论题研究的缺陷第11页
    1.4 本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概况第13-26页
    2.1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基本特征第13-15页
        2.1.1 民居与官方建筑第13页
        2.1.2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形式第13-14页
        2.1.3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涵与审美特征第14-15页
    2.2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背景与文化特性第15-20页
        2.2.1 自然环境第16-17页
        2.2.2 历史文化背景第17-18页
        2.2.3 经济背景第18-19页
        2.2.4 民族、宗教环境第19-20页
    2.3 甘肃传统民居的现状与分布第20-26页
        2.3.1 分布现状第20-22页
        2.3.2 分布特点第22页
        2.3.3 分布状况原因的分析第22-26页
第三章 甘肃传统民居装饰的个案分析第26-56页
    3.1 天水古民居建筑群装饰艺术第26-35页
        3.1.1 天水古民居建筑群装饰的社会背景及分布第26-29页
        3.1.2 天水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第29-31页
        3.1.3 题材与内容第31-32页
        3.1.4 构图特征第32-33页
        3.1.5 装饰材料与表现形式第33页
        3.1.6 表现手法第33-35页
    3.2 榆中青城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第35-43页
        3.2.1 青城传统民居装饰的社会背景第35-38页
        3.2.2 现存传统民居分布与代表性民居第38页
        3.2.3 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第38-41页
        3.2.4 题材与内容第41-43页
        3.2.5 构图特征第43页
        3.2.6 装饰材料与表现形式第43页
        3.2.7 表现手法第43页
    3.3 临夏回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第43-56页
        3.3.1 临夏回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社会背景及分布第44-49页
        3.3.2 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第49-50页
        3.3.3 题材与内容第50-52页
        3.3.4 构图特征第52页
        3.3.5 装饰材料与表现方法第52-53页
        3.3.6 表现手法第53页
        3.3.7 制作流程第53-54页
        3.3.8 彩绘的基本规格第54-56页
第四章 三地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天水、青城、临夏)比较第56-67页
    4.1 三地民居建筑装饰的哲学观第56-58页
        4.1.1 “天人合一”第56-57页
        4.1.2 伏羲文化第57-58页
    4.2 三地民居建筑装饰时空环境第58-61页
        4.2.1 时代与社会环境的比较第58-59页
        4.2.2 空间环境的比较第59-60页
        4.2.3 民居建筑装饰的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第60-61页
    4.3 三地民居建筑装饰内容与形式第61-67页
        4.3.1 建筑装饰色彩体系的比较第61-62页
        4.3.2 三地建筑装饰审美特征第62-63页
        4.3.3 题材与内容第63页
        4.3.4 构图第63-64页
        4.3.5 装饰材料与表现形式第64-65页
        4.3.6 甘肃传统民居装饰的特征第65-67页
第五章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当代价值第67-73页
    5.1 三地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体现的设计思想第67-70页
        5.1.1 因地制宜第67页
        5.1.2 以人为本第67-68页
        5.1.3 兼容并蓄第68页
        5.1.4 注重人与环境的协调第68-69页
        5.1.5 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第69-70页
    5.2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当代意义第70-72页
    5.3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后记(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下一篇:以色列教育发展与经济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