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7页 |
1.1 聚酰亚胺简介 | 第18-20页 |
1.2 聚酰亚胺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聚酰亚胺的改性 | 第21-22页 |
1.4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增韧改性 | 第22-25页 |
1.4.1 通过改变交联网络的化学结构提高网链的活动能力 | 第22-24页 |
1.4.2 自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 第24-25页 |
1.5 聚酰亚胺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1.5.1 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研究概况 | 第25-28页 |
1.5.2 无机纳米掺杂改性聚酰亚胺的研究概况 | 第28-32页 |
1.6 聚酸亚胺树脂在黏合剂上的应用 | 第32-34页 |
1.6.1 聚酰亚胺胶粘剂的性能 | 第32页 |
1.6.2 聚酰亚胺胶粘剂的分类 | 第32-34页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34-35页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37-43页 |
2.1 溶胶-凝胶法基本理论 | 第37-38页 |
2.2 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 | 第38-39页 |
2.3 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 | 第39-40页 |
2.3.1 非电解质吸附 | 第40页 |
2.3.2 电解质吸附 | 第40页 |
2.4 影响纳米材料分散性的因素 | 第40-42页 |
2.4.1 形成共价键 | 第41页 |
2.4.2 形成离子键 | 第41页 |
2.4.3 形成配位键 | 第41页 |
2.4.4 亲和作用 | 第41-42页 |
2.5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第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热固性聚酰亚胺制备及改性研究 | 第43-59页 |
3.1 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43-45页 |
3.1.1 原材料 | 第43页 |
3.1.2 检测设备 | 第43页 |
3.1.3 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合成 | 第43-45页 |
3.2 合成工艺研究 | 第45-50页 |
3.2.1 反应时间 | 第45-46页 |
3.2.2 聚酰亚胺预聚体可溶性测定 | 第46页 |
3.2.3 固化温度 | 第46-49页 |
3.2.4 物料的比例 | 第49-50页 |
3.3 四种热固性聚酰亚胺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0-53页 |
3.3.1 热固性聚酰亚胺的制备 | 第51页 |
3.3.2 热固性聚酸亚胺耐热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3.4 活性稀释剂改性纳迪克聚酰亚胺 | 第53-58页 |
3.4.1 改性纳迪克聚酰亚胺的制备 | 第54页 |
3.4.2 活性稀释剂对纳迪克聚酸亚胺性能影响 | 第54-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59-91页 |
4.1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62页 |
4.1.1 原材料 | 第59页 |
4.1.2 氧化铝杂化胶液制备 | 第59页 |
4.1.3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制备 | 第59-60页 |
4.1.4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无机掺杂量测定 | 第60-62页 |
4.2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化学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4.3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微结构分析 | 第63-68页 |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63-66页 |
4.3.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66-68页 |
4.4 偶联剂的分散作用 | 第68-71页 |
4.5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第71-73页 |
4.6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介电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73-77页 |
4.6.1 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相关理论 | 第73-74页 |
4.6.2 试验装置和试样处理 | 第74-75页 |
4.6.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5-77页 |
4.7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耐电晕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77-84页 |
4.7.1 耐电晕机理和测试方法 | 第77-78页 |
4.7.2 耐电晕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78页 |
4.7.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8-84页 |
4.8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击穿强度的测试与分析 | 第84-86页 |
4.8.1 击穿强度的测试 | 第85页 |
4.8.2 结果分析 | 第85-86页 |
4.9 氧化铝/纳迪克PI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 第86-90页 |
4.9.1 拉伸剪切强度 | 第87-88页 |
4.9.2 快速拉伸强度 | 第88-90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91-108页 |
5.1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91页 |
5.1.1 原材料 | 第91页 |
5.1.2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91页 |
5.2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微结构分析 | 第91-98页 |
5.2.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92-93页 |
5.2.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93-98页 |
5.3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耐热性能分析 | 第98-99页 |
5.4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分析 | 第99-102页 |
5.4.1 拉伸剪切强度 | 第99-100页 |
5.4.2 快速拉伸强度 | 第100-102页 |
5.5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分析 | 第102-103页 |
5.6 氧化铝/EP-PI复合材料耐电晕性能及击穿强度分析 | 第103-106页 |
5.6.1 耐电晕性能 | 第103-105页 |
5.6.2 击穿场强 | 第105-106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