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文档图像兴趣域压缩编码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1.2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3 图像压缩的可能性 | 第10-11页 |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1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1.4.2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 2 图像处理及压缩技术概述 | 第12-27页 |
| 2.1 彩色数字图像基础 | 第12-16页 |
| 2.1.1 视觉系统对颜色的感知 | 第12页 |
| 2.1.2 图像的颜色模型 | 第12-16页 |
| 2.2 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2.3 图像压缩的基本方法 | 第17-18页 |
| 2.4 图像压缩的一般过程 | 第18-19页 |
| 2.5 变换 | 第19-20页 |
| 2.6 量化 | 第20页 |
| 2.7 熵编码 | 第20-26页 |
| 2.7.1 一些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 2.7.2 哈夫曼编码 | 第23页 |
| 2.7.3 游程编码 | 第23-24页 |
| 2.7.4 算术编码 | 第24-26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扫描文档图像的图像处理 | 第27-33页 |
| 3.1 扫描文档图像的特性分析 | 第27-28页 |
| 3.2 总体构想 | 第28页 |
| 3.3 工作流程 | 第28-29页 |
| 3.4 彩色空间变换 | 第29页 |
| 3.5 扫描文档图像预处理 | 第29-30页 |
| 3.5.1 图像增强 | 第29页 |
| 3.5.2 背景去噪 | 第29-30页 |
| 3.6 扫描文档图像分割 | 第30-32页 |
| 3.7 文字增强 | 第32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8.1 小结 | 第32页 |
| 3.8.2 创新点 | 第32-33页 |
| 4 扫描文档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 第33-50页 |
| 4.1 整数小波变换 | 第33-37页 |
| 4.2 零树编码 | 第37-43页 |
| 4.3 兴趣域与渐进传输 | 第43-44页 |
| 4.4 二进制自适应算术编码 | 第44-45页 |
| 4.4.1 采用该算法的优点 | 第44页 |
| 4.4.2 上文个数的确定 | 第44-45页 |
| 4.5 存储结构 | 第45-46页 |
| 4.6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 4.6.1 有损压缩的比较 | 第46页 |
| 4.6.2 重建图像的质量 | 第46-48页 |
| 4.6.3 无损压缩的比较 | 第48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4.7.1 小结 | 第48-49页 |
| 4.7.2 创新点 | 第49-50页 |
| 5 图像复原与后处理 | 第50-52页 |
| 5.1 图像复原 | 第50页 |
| 5.2 图像后处理 | 第50-51页 |
| 5.2.1 放缩与平滑 | 第50-51页 |
| 5.2.2 背景去噪 | 第51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6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 | 第52-54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 6.2 研究应用前景 | 第52页 |
| 6.3 压缩编码方法改进设想 | 第52-53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