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2 宫颈细胞学涂片自动判读研究综述 | 第17-33页 |
2.1 宫颈病变与宫颈细胞学基础 | 第17-22页 |
2.1.1 宫颈病变 | 第17-19页 |
2.1.2 宫颈癌筛查 | 第19-20页 |
2.1.3 宫颈细胞学涂片诊断原理 | 第20-22页 |
2.1.4 宫颈细胞学涂片筛查技术 | 第22页 |
2.2 计算机辅助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研究现状综述 | 第22-31页 |
2.2.1 计算机辅助判读原理 | 第23-24页 |
2.2.2 宫颈细胞学图像分割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2.2.3 宫颈细胞学图像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2.2.4 计算机辅助判读系统研究现状 | 第31页 |
2.3 实验标准数据集 | 第31-33页 |
3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 第33-69页 |
3.1 引言 | 第33-36页 |
3.2 涂片图像的粗分割 | 第36-39页 |
3.2.1 阈值分割与数学形态学 | 第36页 |
3.2.2 宫颈细胞图像分块 | 第36-38页 |
3.2.3 基于 Otsu 算法的分割 | 第38-39页 |
3.3 基于曲率和曲线拟合的重叠细胞图像分割 | 第39-48页 |
3.3.1 基于曲率的重叠细胞分离点检测 | 第40-43页 |
3.3.2 基于曲线拟合的细胞群分离算法 | 第43-46页 |
3.3.3 实验与分析 | 第46-48页 |
3.4 基于改进活动轮廓模型的单细胞图像分割 | 第48-66页 |
3.4.1 细胞颜色深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2 图像的极坐标变换 | 第50-52页 |
3.4.3 改进的 GVF 活动轮廓模型 | 第52-54页 |
3.4.4 计算边缘图(Edge Map) | 第54-57页 |
3.4.5 边缘图“浪沙抑制”优化算法 | 第57-60页 |
3.4.6 PGVF 活动轮廓分割算法 | 第60-64页 |
3.4.7 实验与分析 | 第64-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4 宫颈细胞学涂片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第69-93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基于线性几何热流演化的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 | 第70-81页 |
4.2.1 细胞轮廓曲线的线性几何热流演化 | 第71-73页 |
4.2.2 轮廓归一化处理 | 第73-74页 |
4.2.3 轮廓不规则度特征提取算法 | 第74-77页 |
4.2.4 实验与分析 | 第77-81页 |
4.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 | 第81-92页 |
4.3.1 染色质的颗粒分析 | 第82-83页 |
4.3.2 染色质颗粒特征提取算法 | 第83-86页 |
4.3.3 实验与分析 | 第86-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基于语义推理的宫颈细胞学涂片判读方法研究 | 第93-127页 |
5.1 引言 | 第93-95页 |
5.2 语义推理判读方法 | 第95-97页 |
5.3 宫颈涂片本体建模 | 第97-105页 |
5.3.1 涂片细胞学特征分析 | 第98-101页 |
5.3.2 细胞本体建模 | 第101页 |
5.3.3 图像特征本体建模 | 第101-103页 |
5.3.4 细胞学特征本体建模 | 第103-105页 |
5.4 宫颈涂片本体语义映射 | 第105-109页 |
5.4.1 特征的语义层次 | 第105-106页 |
5.4.2 特征的语义映射 | 第106-109页 |
5.5 细胞涂片自动判读 | 第109-115页 |
5.5.1 判读系统模型 | 第109-111页 |
5.5.2 个体细胞判读 | 第111-114页 |
5.5.3 判读结果合并与冲突处理 | 第114-115页 |
5.6 实验与分析 | 第115-125页 |
5.6.1 实验方案与实验环境 | 第115-118页 |
5.6.2 性能评估指标 | 第118-119页 |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9-12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127-131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27-12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28-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附录 | 第143-144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3-144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