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地苏地下河系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典型污染物识别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3页
        1.2.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第11-18页
        1.2.2 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筛查第18-22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3页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23-26页
        1.4.1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4.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6-40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26-28页
    2.2 岩溶地质、水文地质背景第28-33页
        2.2.1 岩溶地质背景第28-30页
        2.2.2 水文地质背景第30-33页
    2.3 地苏地下河系简介第33-36页
        2.3.1 地苏地下河系发育过程第33-34页
        2.3.2 地下河形成与地质构造关系第34-35页
        2.3.3 地苏地下河系规模第35-36页
    2.4 污染源状况第36-40页
        2.4.1 工业区第37页
        2.4.2 居民区第37-38页
        2.4.3 农业区第38-39页
        2.4.4 地表水系第39-40页
第3章 岩溶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第40-72页
    3.1 岩溶区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第40-42页
        3.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第41页
        3.1.2 污染负荷评价第41-42页
    3.2 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第42-52页
        3.2.1 岩性第42-44页
        3.2.2 补给类型第44-45页
        3.2.3 土地利用类型第45-47页
        3.2.4 地形坡度第47-48页
        3.2.5 岩溶发育程度第48-50页
        3.2.6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结果第50-52页
    3.3 研究区污染源负荷评价第52-68页
        3.3.1 样品采集与测试第52-54页
        3.3.2 污染源污染物量化第54-62页
        3.3.3 覆盖层分区概化第62-63页
        3.3.4 污染负荷评价结果第63-68页
    3.4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第68-72页
        3.4.1 污染风险等级划分结果第68-69页
        3.4.2 评价结果验证第69-72页
第4章 地下水中典型污染物识别第72-89页
    4.1 耦合因子的确定第72-74页
    4.2 评价因子赋值第74-77页
    4.3 污染物评分计算第77-85页
    4.4 评价因子敏感性分析第85-87页
    4.5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1页
    5.1 结论第89-90页
    5.2 建议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9页
附录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与鸡蛋壳/硫化亚铁联合处理地下水硝酸盐技术研究
下一篇:莱州湾海庙后潮间带海水地下水相互交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