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干燥度的影响--以东北北部区域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第12页
    1.4 创新点第12-13页
    1.5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数据来源、处理与研究方法第14-23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14页
        2.1.2 地形与气候特征第14-15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5-19页
        2.2.1 气象资料第15-16页
        2.2.2 1950s土地利用资料第16-18页
        2.2.3 2010s土地利用资料第18-19页
    2.3 研究方法第19-23页
        2.3.1 干燥度指数第19-20页
        2.3.2 趋势分析第20页
        2.3.3 曼肯德尔法(Mann - kendall Analysis)第20-21页
        2.3.4 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第21-22页
        2.3.5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第22页
        2.3.6 Kriging插值第22-23页
第3章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23-32页
    3.1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现状第23-25页
        3.1.1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土地利用状况第23-24页
        3.1.2 东北北部区域 2010s土地利用现状第24-25页
    3.2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变化第25-31页
        3.2.1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第25-26页
        3.2.2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第26-28页
        3.2.3 东北北部区域 1950s~2010s土地利用转换类型空间分布第28-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分布及变化特征第32-43页
    4.1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分布特征第32-34页
        4.1.1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时间分布特征第32页
        4.1.2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第32-34页
    4.2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第34-42页
        4.2.1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时间变化特征第34-36页
        4.2.2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空间变化特征第36-40页
        4.2.3 东北北部区域 1961~2010年干燥度指数气候倾向率分析第40-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干燥度的影响第43-53页
    5.1 按土地利用类型类型提取干燥度指数第43-44页
    5.2 按网格提取干燥度指数第44-50页
    5.3 按集中分布区提取干燥度指数第50-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与讨论第53-56页
    结论第53-54页
    讨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松花江哈尔滨段水质评价模拟与可视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土壤养分变异研究与耕地地力评价--以大庆市大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