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论文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测评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关于功能范式的农村金融研究第11-12页
        1.2.3 关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村金融的研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4-15页
        1.4.1 创新之处第14页
        1.4.2 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本文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 现代农业发展理论第15-16页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第16-18页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第16-17页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第17页
        2.2.3 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第17-18页
    2.3 帕加诺经济增长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现代化测评第20-30页
    3.1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现状第20-23页
        3.1.1 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但地位降低第20-21页
        3.1.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第21页
        3.1.3 农产品对外贸易扩张第21-22页
        3.1.4 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第22-23页
    3.2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评第23-30页
        3.2.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3-24页
        3.2.2 因子分析第24-27页
        3.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测评结果第27-30页
第4章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支农困境第30-39页
    4.1 农村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第30-35页
        4.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第30-31页
        4.1.2 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现状第31-33页
        4.1.3 农村金融环境的基本现状第33-35页
    4.2 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第35-36页
        4.2.1 农村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第35-36页
        4.2.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第36页
    4.3 农村金融支农困境第36-39页
        4.3.1 农村金融体系支农乏力第37页
        4.3.2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仍然存在第37页
        4.3.3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滞后于需求第37-38页
        4.3.4 农村金融交易成本与风险依然较高第38-39页
第5章 农业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支持实证研究第39-45页
    5.1 数据选取与模型设定第39-41页
        5.1.1 数据选取第39-40页
        5.1.2 模型设定第40-41页
    5.2 实证分析第41-45页
        5.2.1 实证检验及结果第41-43页
        5.2.2 原因与结果分析第43-45页
第6章 加强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议第45-50页
    6.1 建立农村金融适度竞争体系,充分吸收农村储蓄第45-46页
        6.1.1 完善间接融资市场的功能第45-46页
        6.1.2 挖掘直接融资市场的潜力第46页
    6.2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存款转化为农业投资第46-48页
        6.2.1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与覆盖面第46-47页
        6.2.2 推进服务模式与制度的创新第47-48页
    6.3 拓宽农村金融投资渠道,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第48-50页
        6.3.1 高度重视涉农科技企业第48页
        6.3.2 向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进军第48-50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eb环境下的Modelica建模与仿真平台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支持无历史建模的约束驱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