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滇文化学术研究历程的回顾与探索--以国内学者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0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第7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7-10页
第一章 滇文化研究的起源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10-18页
    第一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滇文化的研究历程第10-14页
    第二节 滇文化青铜器金属成分分析第14页
    第三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滇国的社会形态第14-15页
    第四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第15-18页
第二章 滇文化研究的发展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第18-47页
    第一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滇文化的研究历程第18-32页
    第二节 石寨山文化命名第32页
    第三节 青铜兵器的研究第32-33页
        一、童恩正先生对青铜剑和青铜戈的研究第32-33页
        二、汪宁生先生对不对称形钺的研究第33页
        三、范勇先生对青铜斧钺的研究第33页
    第四节 铜鼓第33-38页
        一、对铜鼓的研究第34-37页
        二、有关学者对铜鼓的研究第37-38页
            (一) 汪宁生先生对铜鼓的研究第37-38页
            (二) 童恩正先生对铜鼓的研究第38页
            (三) 李伟卿先生对铜鼓的研究第38页
    第五节 滇文化青铜器上人物纹饰、族属及身份的研究和对社会性质的讨论第38-41页
    第六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第41-47页
第三章 滇文化研究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第47-73页
    第一节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滇文化的研究历程第47-59页
    第二节 贮贝器的研究第59-61页
    第三节 青铜扣饰的研究第61-62页
    第四节 青铜兵器的研究第62-63页
        一、范勇先生对不对称形铜钺的研究第62-63页
        二、李健民先生对青铜矛的研究第63页
        三、肖明华先生对横銎兵器的研究第63页
        四、刘弘先生对青铜戈的研究第63页
    第五节 对古滇国及滇文化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整理研究第63-65页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第63-64页
            (一) 张增祺先生《滇国与滇文化》第63-64页
        二、新世纪第64-65页
            (一) 张增祺先生《滇文化》第64页
            (二) 蒋志龙先生《滇国探秘——石寨山文化的新发现》第64-65页
            (三) 彭长林先生《云贵高原的青铜时代》第65页
    第六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社会性质第65-67页
    第七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第67-73页
第四章 进入新时代的滇文化研究(二○一○年后)第73-84页
    第一节 进入新时代的滇文化研究历程第73-76页
    第二节 石寨山型铜鼓与万家坝型铜鼓的关系第76-77页
        一、李昆声、黄德荣先生《中国与东南亚的古代铜鼓》第76-77页
    第三节 对古滇国及滇文化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整理研究第77-78页
        一、杨勇先生《战国秦汉时期云贵高原考古学文化研究》第77-78页
    第四节 滇池区域的聚落研究第78页
    第五节 特定纹饰的研究第78-79页
    第六节 滇文化的族属及社会性质第79-81页
    第七节 关于各类学术文章的统计学研究第81-84页
结语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8页
致谢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滇池周边地区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的合理利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UML普洱茶质量追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