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水文科学(水界物理学)论文--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论文

寒区水循环模拟研究及其在松花江流域的应用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1页
        1.2.1 寒区水循环研究进展第15-17页
        1.2.2 寒区水循环模拟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3 气候变化对寒区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第20页
        1.2.4 本课题的提出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1-26页
        1.3.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6页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说明第26-34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6-29页
        2.1.1 自然地理特征第26-29页
        2.1.2 社会经济特征第29页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29-32页
        2.2.1 土壤冻融实验数据第29页
        2.2.2 模型输入数据第29-31页
        2.2.3 模型验证数据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松花江流域历史气象和冻土水文要素变化特征第34-50页
    3.1 研究方法第34-36页
    3.2 松花江流域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第36-43页
        3.2.1 气温降水特征分析第36-39页
        3.2.2 气温降水趋势性分析第39-41页
        3.2.3 气温降水突变性分析第41-43页
    3.3 松花江流域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第43-47页
        3.3.1 最大冻土深度时空分布特征第43-44页
        3.3.2 最大冻土深度趋势性分析第44-45页
        3.3.3 最大冻土深度突变性分析第45-47页
    3.4 松花江流域天然径流变化特征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冻土多层水热耦合模型构建第50-70页
    4.1 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迁移实验第50-57页
        4.1.1 研究目的第50页
        4.1.2 实验设计第50-52页
        4.1.3 实验结果分析第52-57页
    4.2 冻土多层水热耦合模型构建第57-68页
        4.2.1 模型原理第57-61页
        4.2.2 模型的数值模拟第61页
        4.2.3 模型验证与分析第61-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寒区流域水文模型构建与改进第70-92页
    5.1 模型改进第70-74页
        5.1.1 模型结构第70-72页
        5.1.2 冻土模块耦合第72-74页
    5.2 模型原理第74-82页
        5.2.1 地表水循环过程的模拟第74-81页
        5.2.2 模型主要参数第81-82页
    5.3 模型模拟与验证第82-90页
        5.3.1 流域土壤冻结深度模拟第82-84页
        5.3.2 流域径流量模拟第84-86页
        5.3.3 模型改进效果第86-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6 气候变化对松花江流域冻土水文影响的定量评估第92-116页
    6.1 气候变化对松花江流域冻土的影响机制分析第92-107页
        6.1.1 松花江流域最大冻土深度演变规律定量评估第92-97页
        6.1.2 气候变化对最大冻土深度的影响机制分析第97-101页
        6.1.3 松花江流域土壤冻融时间演变规律定量评估第101-103页
        6.1.4 气候变化对土壤冻融时间的影响机制分析第103-107页
    6.2 气候变化对松花江流域径流的影响机制分析第107-111页
    6.3 气候变化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机制分析第111-114页
    6.4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7 未来气候条件下松花江流域水循环模拟预测第116-128页
    7.1 预测方法与数据说明第116-117页
    7.2 松花江流域未来气温和降水特征第117-119页
    7.3 松花江流域未来冻土演变趋势预测第119-122页
        7.3.1 最大冻土深度预测第119-121页
        7.3.2 土壤冻融时间预测第121-122页
    7.4 松花江流域未来径流预测第122-124页
    7.5 松花江流域未来水资源量预测第124-126页
    7.6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8.1 结论第128-129页
    8.2 创新点第129-130页
    8.3 展望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2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嘉道时期云南灾荒研究
下一篇:唐炯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