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3 有机光活性层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15-17页 |
2 理论与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1 理论方法 | 第17-20页 |
2.1.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7-19页 |
2.1.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3 硫取代对有机光活性层光电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 第22-35页 |
3.1 前言 | 第22-23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2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3.3.1 基态性质 | 第23-25页 |
3.3.2 前线分子轨道和能隙 | 第25-27页 |
3.3.3 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 | 第27-29页 |
3.3.4 吸收光谱 | 第29-32页 |
3.3.5 电荷转移特性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红紫素和茜素络合酮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 第35-46页 |
4.1 前言 | 第35-36页 |
4.2 实验和理论方法 | 第36-37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4.2.2 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5页 |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7-40页 |
4.3.2 电流-电压特性 | 第40页 |
4.3.3 循环伏安特性 | 第40-41页 |
4.3.4 电化学阻抗 | 第41页 |
4.3.5 基态及激发态性质 | 第41-45页 |
4.3.6 电子注入和染料还原驱动力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