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拆除爆破发展与现状 | 第10页 |
1.3 国内外数值模拟在拆除爆破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拆除爆破力学模型 | 第15-29页 |
2.1 拆除爆破力学模型考虑因素 | 第15页 |
2.2 烟囱拆除力学模型研究 | 第15-19页 |
2.2.1 烟囱倾倒运动方程 | 第16-17页 |
2.2.2 烟囱倾倒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2.2.3 烟囱爆破切口应力条件 | 第18-19页 |
2.3 冷却塔拆除力学模型研究 | 第19-24页 |
2.3.1 冷却塔失稳倒塌力学原理 | 第20-21页 |
2.3.2 冷却塔切口圆心角力学计算 | 第21-23页 |
2.3.3 冷却塔切口高度力学计算 | 第23-24页 |
2.4 框架结构楼房力学模型研究 | 第24-27页 |
2.4.1 定向倒塌力学原理 | 第24-25页 |
2.4.2 定向倒塌力学分析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拆除爆破在 Ansys/Ls-dyna 软件中的实现 | 第29-39页 |
3.1 Ansys/Ls-dyna 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 | 第29页 |
3.2 Ansys/Ls-dyna 数值模拟软件分析过程 | 第29-37页 |
3.2.1 单元类型及定义 | 第29-30页 |
3.2.2 材料模型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3 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3.2.4 网格划分 | 第35页 |
3.2.5 接触 | 第35-36页 |
3.2.6 约束、荷载和初始条件 | 第36页 |
3.2.7 设置时间步 | 第36-37页 |
3.2.8 修改 K 文件 | 第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百米高烟囱拆除爆破数值模拟及工程对比 | 第39-49页 |
4.1 近年类似工程 | 第39-40页 |
4.2 工程概况 | 第40-41页 |
4.2.1 周围环境 | 第40页 |
4.2.2 烟囱结构 | 第40-41页 |
4.3 拆除爆破方案 | 第41页 |
4.4 爆破参数设计 | 第41-42页 |
4.4.1 爆破切口选择 | 第41-42页 |
4.4.2 爆破参数选择 | 第42页 |
4.5 数值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4.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7 数值模拟与工程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冷却塔拆除爆破数值模拟及工程对比 | 第49-63页 |
5.1 冷却塔爆破拆除的难点和要求 | 第49页 |
5.2 工程概况 | 第49-50页 |
5.3 拆除爆破方案 | 第50-51页 |
5.4 爆破参数设计 | 第51-53页 |
5.5 数值模型建立 | 第53-56页 |
5.5.1 隐式—显式顺序求解 | 第53-55页 |
5.5.2 冷却塔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5.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6-59页 |
5.7 数值模拟与工程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框架结构建筑拆除爆破数值模拟及对比分析 | 第63-83页 |
6.1 近年类似工程 | 第63-64页 |
6.2 工程概况 | 第64页 |
6.3 拆除爆破方案 | 第64-66页 |
6.4 爆破参数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 第66-69页 |
6.4.1 炮眼布置 | 第66-67页 |
6.4.2 爆破参数设计 | 第67-68页 |
6.4.3 爆破施工及注意事项 | 第68-69页 |
6.5 数值模型建立 | 第69-71页 |
6.5.1 共节点分离式模型 | 第69-70页 |
6.5.2 框架式楼房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6.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1-82页 |
6.6.1 同时起爆爆破法 | 第72-73页 |
6.6.2 逐排柱起爆爆破法 | 第73-75页 |
6.6.3 炸断后跨横梁爆破法 | 第75-77页 |
6.6.4 中柱只炸底层爆破法 | 第77-79页 |
6.6.5 模拟结果分析 | 第79-82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