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 | 第12-15页 |
1.1.1 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防治概况 | 第12页 |
1.1.2 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制 | 第12-14页 |
1.1.3 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蛋白的研究 | 第16页 |
1.4 枯草芽孢杆菌蛋白的粗分离 | 第16-17页 |
1.4.1 等电点沉淀法 | 第17页 |
1.4.2 盐析法 | 第17页 |
1.4.3 有机溶剂沉淀法 | 第17页 |
1.5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浓缩 | 第17-18页 |
1.6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纯化 | 第18-20页 |
1.6.1 电泳法 | 第18-19页 |
1.6.2 凝胶过滤层析 | 第19页 |
1.6.3 离子交换层析 | 第19页 |
1.6.4 疏水层析 | 第19页 |
1.6.5 亲和层析 | 第19-20页 |
1.6.6 双水相分离法 | 第20页 |
1.7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蛋白的鉴定 | 第20-21页 |
引言 | 第21-23页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2-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3.1.2 供试培养基 | 第23页 |
3.1.3 供试试剂和溶液 | 第23-24页 |
3.1.4 供试仪器 | 第24-25页 |
3.2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 第25页 |
3.3 枯草芽孢杆菌对几种病原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25页 |
3.4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提取 | 第25-26页 |
3.4.1 生防菌培养及粗蛋白提取时间的确定 | 第25页 |
3.4.2 硫酸铵沉淀法提取粗蛋白 | 第25-26页 |
3.5 粗蛋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26-27页 |
3.5.1 粗蛋白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26页 |
3.5.2 粗蛋白对苹果炭疽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26页 |
3.5.3 粗蛋白对苹果炭疽病分生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的抑制作用 | 第26-27页 |
3.6 粗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27页 |
3.6.1 温度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3.6.2 pH值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3.6.3 蛋白酶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27页 |
3.7 粗蛋白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作用 | 第27-28页 |
3.8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 第28页 |
3.9 胞外粗提蛋白的纯化 | 第28-29页 |
3.9.1 胞外粗蛋白的超滤与保存 | 第28-29页 |
3.9.2 胞外总蛋白的非变性电泳 | 第29页 |
3.9.3 非变性电泳条带的回收以及抑菌试验 | 第29页 |
3.10 纯化蛋白对苹果炭疽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1 纯化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30-31页 |
3.11.1 温度对纯化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11.2 pH值对纯化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11.3 紫外照射纯化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11.4 抑制剂对纯化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11.5 有机溶剂对纯化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2 纯化蛋白质谱技术鉴定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4.1 枯草芽孢杆菌对几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32页 |
4.2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提取时间的确定 | 第32-33页 |
4.3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第33-41页 |
4.3.1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 6 种病原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33-40页 |
4.3.2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40页 |
4.3.3 枯草芽孢杆菌粗提蛋白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 | 第40-41页 |
4.4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41-43页 |
4.4.1 温度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2 pH值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4.4.3 蛋白酶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5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 第43-45页 |
4.6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 第45页 |
4.7 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粗蛋白的非变性电泳检测及抑菌作用 | 第45-46页 |
4.8 枯草芽孢杆菌纯化蛋白对苹果炭疽病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46-47页 |
4.9 枯草芽孢杆菌纯化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47-48页 |
4.10 枯草芽孢杆菌纯化蛋白质技术鉴定结果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5.1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 第50页 |
5.2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抑菌作用 | 第50-51页 |
5.3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提取与理化性质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6页 |
6.1 枯草芽孢杆菌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53页 |
6.2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提取时间的确定 | 第53页 |
6.3 枯草芽孢杆菌粗提蛋白对病原真菌抑制作用 | 第53-54页 |
6.3.1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几种病原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 第53页 |
6.3.2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病菌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 | 第53页 |
6.3.3 枯草芽孢杆菌粗提蛋白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抑制 | 第53-54页 |
6.4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54页 |
6.4.1 温度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6.4.2 pH值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6.4.3 蛋白酶对粗蛋白抑菌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6.5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苹果炭疽病的控制效果 | 第54页 |
6.6 枯草芽孢杆菌粗蛋白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 | 第54-55页 |
6.7 枯草芽孢杆菌胞外粗蛋白的PAGE电泳检测及抑菌试验 | 第55页 |
6.8 枯草芽孢杆菌纯化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55页 |
6.9 枯草芽孢杆菌纯化蛋白质谱鉴定结果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