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餐厨垃圾干发酵水解产气动力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餐厨垃圾的特点及处理方式第11-13页
        1.1.1 餐厨垃圾的来源、特点及危害第11页
        1.1.2 国外餐厨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第11-12页
        1.1.3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政策及资源化处理工艺第12-13页
    1.2 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1 厌氧发酵简述第13-14页
        1.2.2 干发酵优缺点及应用第14页
    1.3 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1 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分类第14-15页
        1.3.2 厌氧发酵典型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测试方法第18-22页
    2.1 实验物料及特性第18页
    2.2 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第18-19页
    2.3 连续式厌氧发酵实验装置及实验设计第19-21页
    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第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序批式厌氧发酵动力学第22-36页
    3.1 序批式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第22-24页
        3.1.1 种群增长模型第22页
        3.1.2 一级产气模型第22-23页
        3.1.3 修正一级产气模型第23-24页
    3.2 单组分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第24-30页
        3.2.1 Logistic方程及修正Gompertz方程结果讨论第24-26页
        3.2.2 延滞期内产气模型分析第26页
        3.2.3 延滞期后修正一级产气模型分析第26-28页
        3.2.4 延滞期后一级产气模型结果讨论第28-29页
        3.2.5 单组分实验周期产气模型分析第29-30页
    3.3 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发酵动力学模型分析第30-34页
        3.3.1 单组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发酵种群增长模型结果分析第30-31页
        3.3.2 单组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发酵修正一级产气模型及分析第31页
        3.3.3 多组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发酵种群增长模型结果分析第31-33页
        3.3.4 多组餐厨垃圾序批式厌氧发酵一级产气动力学模型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4章 餐厨垃圾厌氧干、湿发酵动力学关系第36-41页
    4.1 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第36-37页
    4.2 初速率法的应用计算第37页
    4.3 初速率法在湿发酵中的应用第37-39页
    4.4 初速率法在干发酵中的应用第39-40页
    4.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餐厨垃圾连续式干发酵动力学研究第41-52页
    5.1 干发酵影响因素第41-42页
    5.2 厌氧发酵产气量计算方法第42-43页
    5.3 餐厨垃圾连续式干发酵产气、TS情况第43-44页
    5.4 连续式干发酵动力学模型基本假设第44-45页
    5.5 连续式干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5.6 连续式干发酵动力学模型计算第46-48页
    5.7 产气量与时间关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48-51页
    5.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矿物质对污泥热解氮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污泥灰渣中磷与重金属回转窑煅烧分离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