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内蒙古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铅锌多金属成矿系列与找矿方向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序言第12-20页
    1.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第12-13页
    1.2 论文选题依据第13页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3-17页
        1.3.1 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存在问题第16-17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20-31页
    2.1 区域地层第21-25页
        2.1.1 元古界第21页
        2.1.2 早古生界第21-23页
        2.1.3 晚古生界第23-24页
        2.1.4 中生界第24-25页
        2.1.5 新生界第25页
    2.2 区域构造第25-27页
        2.2.1 褶皱构造第26页
        2.2.2 断裂构造第26-27页
    2.3 区域岩浆岩第27-29页
    2.4 区域矿产第29-31页
第3章 区域地质演化与成矿动力学环境第31-54页
    3.1 前中生代构造演化第31-34页
        3.1.1 古亚洲洋盆形成与发展阶段第31-32页
        3.1.2 古亚洲洋俯冲阶段第32-34页
        3.1.3 古亚洲洋闭合阶段第34页
    3.2 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矿动力学环境第34-53页
        3.2.1 三叠纪岩浆作用第35-37页
        3.2.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第37-52页
        3.2.3 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第52-53页
    3.3 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研究区主要矿床地质特征第54-92页
    4.1 矽卡岩型矿床第55-77页
        4.1.1 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第55-64页
        4.1.2 白音诺尔铅锌多金属矿床第64-72页
        4.1.3 黄岗梁锡铁多金属矿床第72-77页
    4.2 斑岩型矿床第77-83页
        4.2.1 东山湾钨钼多金属矿床第77-83页
    4.3 热液脉型矿床第83-92页
        4.3.1 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第83-87页
        4.3.2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第87-92页
第5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系列第92-142页
    5.1 浩布高铅锌多金属矿床第92-102页
        5.1.1 成矿物质来源第92-94页
        5.1.2 成矿流体来源第94-101页
        5.1.3 成矿时代讨论第101页
        5.1.4 矿床成因与成矿机制第101-102页
    5.2 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第102-109页
        5.2.1 成矿物质来源第102-103页
        5.2.2 成矿流体来源第103-108页
        5.2.3 成矿时代讨论第108-109页
        5.2.4 矿床成因第109页
    5.3 黄岗锡铁多金属矿床第109-117页
        5.3.1 成矿物质来源第110-112页
        5.3.2 成矿流体来源第112-117页
        5.3.3 成矿时代第117页
        5.3.4 矿床成因讨论第117页
    5.4 东山湾钨钼多金属矿床第117-126页
        5.4.1 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演化特征第118-123页
        5.4.2 成矿流体来源第123-124页
        5.4.3 成矿年代学研究第124-125页
        5.4.4 矿床成因讨论第125-126页
    5.5 双尖子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第126-130页
        5.5.1 成矿物质来源第126页
        5.5.2 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来源第126-129页
        5.5.3 成矿时代第129页
        5.5.4 矿床成因讨论第129-130页
    5.6 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第130-135页
        5.6.1 成矿物质来源第130-132页
        5.6.2 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来源第132-135页
        5.6.3 成矿时代第135页
        5.6.4 矿床成因讨论第135页
    5.7 成矿系列划分第135-142页
        5.7.1 研究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特点第135-138页
        5.7.2 成矿系列划分第138-140页
        5.7.3 区域成矿模式第140-142页
第6章 区域找矿方向第142-164页
    6.1 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第142-149页
        6.1.1 地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142-144页
        6.1.2 岩浆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144页
        6.1.3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144-145页
        6.1.4 不同类型矿床找矿标志第145-149页
    6.2 基于 GIS 的多元成矿信息提取第149-159页
        6.2.1 地层成矿信息提取第150-152页
        6.2.2 构造成矿信息提取第152-153页
        6.2.3 岩浆岩成矿信息提取第153-154页
        6.2.4 地球物理成矿信息提取第154-155页
        6.2.5 地球化学成矿信息提取第155-159页
    6.3 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成矿预测研究第159-164页
        6.3.1 证据权重法的基本原理第159-160页
        6.3.2 研究区成矿预测第160-164页
结论第164-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77-178页
致谢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南油田葡333区块扶余油层储层地质特征及清水压裂工艺研究
下一篇:辽河油田沈625潜山油藏裂缝分布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