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迷宫密封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压缩机分类 | 第11页 |
1.3 往复式迷宫密封压缩机简介 | 第11-13页 |
1.3.1 往复式压缩机简介 | 第11-12页 |
1.3.2 往复式迷宫密封压缩机的结构 | 第12-13页 |
1.3.3 往复式迷宫密封压缩机的特点 | 第13页 |
1.4 迷宫密封 | 第13-15页 |
1.4.1 迷宫密封的机理 | 第13-14页 |
1.4.2 迷宫密封的类型 | 第14-15页 |
1.5 迷宫密封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与CFD软件 | 第18-28页 |
2.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第18页 |
2.2 流体力学理论 | 第18-25页 |
2.2.1 流体的基本性质 | 第19-20页 |
2.2.2 流体的分类 | 第20-21页 |
2.2.3 流体流动的描述方法 | 第21-22页 |
2.2.4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组 | 第22-24页 |
2.2.5 计算流体力学的求解过程 | 第24-25页 |
2.3 求解流体力学问题的支撑软件 | 第25-28页 |
2.3.1 ANSYS Workbench软件 | 第25-26页 |
2.3.2 FLUENT软件 | 第26-28页 |
第3章 三维迷宫密封流场模型的构建 | 第28-35页 |
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2.1 数学模型的假设 | 第29-30页 |
3.2.2 湍流模型 | 第30-31页 |
3.3 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3.4 流场的迭代求解算法 | 第32-33页 |
3.5 边界条件与收敛标准的确立 | 第33-35页 |
第4章 直齿式迷宫密封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维数值分析 | 第35-74页 |
4.1 双侧迷宫密封结构有效性的研究 | 第35-43页 |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4.1.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36-43页 |
4.2 密封间隙宽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43-49页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4.2.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44-49页 |
4.3 密封空腔深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49-55页 |
4.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4.3.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0-55页 |
4.4 密封空腔宽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55-61页 |
4.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页 |
4.4.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55-61页 |
4.5 节流齿宽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61-67页 |
4.5.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4.5.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62-67页 |
4.6 气缸侧空腔尺寸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67-73页 |
4.6.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8页 |
4.6.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68-7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斜齿式迷宫密封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维数值分析 | 第74-90页 |
5.1 节流齿倾斜角度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74-82页 |
5.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74页 |
5.1.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74-82页 |
5.2 空腔形状对密封效果的影响 | 第82-86页 |
5.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82-83页 |
5.2.2 模拟结果的分析 | 第83-86页 |
5.3 斜齿式迷宫密封数值模拟有效性的验证 | 第86-89页 |
5.3.1 经典泄漏量算法的研究 | 第86-88页 |
5.3.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8-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0-92页 |
6.1 结论 | 第90-91页 |
6.2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在校研究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