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22-46页 |
2.1 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22-28页 |
2.1.1 技术效率及测算方法 | 第22-24页 |
2.1.2 全要素生产率及度量模型 | 第24-28页 |
2.2 网络DEA理论 | 第28-36页 |
2.2.1 网络DEA理论模型 | 第28-32页 |
2.2.2 网络DEA理论研究综述 | 第32-35页 |
2.2.3 网络DEA应用研究综述 | 第35-36页 |
2.3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 | 第36-42页 |
2.3.1 中国钢铁产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 | 第36-39页 |
2.3.2 中国钢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 第39-40页 |
2.3.3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40-42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42-45页 |
2.4.1 网络DEA论和应用研究 | 第42-44页 |
2.4.2 钢铁企业效率及生产率研究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资源约束下中国钢铁企业两阶段技术效率评价 | 第46-61页 |
3.1 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资源约束 | 第46-47页 |
3.2 网络SBM-DEA模型 | 第47-49页 |
3.3 变量与数据 | 第49-52页 |
3.3.1 既往研究方法的指标选取 | 第49页 |
3.3.2 两阶段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9-51页 |
3.3.3 样本选取 | 第51-52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3.4.1 整体与两阶段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第52-53页 |
3.4.2 网络SBM-DEA与传统SBM-DEA效率值比较分析 | 第53-56页 |
3.4.3 两阶段技术效率类型分析 | 第56-57页 |
3.4.4 节能潜力分析 | 第57-58页 |
3.4.5 技术效率的改善方向 | 第58-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4 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国钢铁企业两阶段技术效率评价 | 第61-80页 |
4.1 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环境约束 | 第61-63页 |
4.2 非期望网络SBM-DEA(UNSBM)模型构建 | 第63-65页 |
4.3 变量与数据 | 第65-66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66-78页 |
4.4.1 整体及两阶段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分析 | 第66-69页 |
4.4.2 环境约束对企业整体及两阶段技术效率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4.4.3 减排潜力分析 | 第71-72页 |
4.4.4 环境约束对技术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4.4.5 技术效率的改善方向 | 第74-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5 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国钢铁企业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80-96页 |
5.1 网络生产率指数模型构建 | 第80-87页 |
5.1.1 基于NSBM的网络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80-83页 |
5.1.2 网络环境技术 | 第83-84页 |
5.1.3 基于UNSBM的网络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第84-87页 |
5.2 变量与数据 | 第87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87-94页 |
5.3.1 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特征分析 | 第87-89页 |
5.3.2 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趋势特征分析 | 第89-90页 |
5.3.3 环境约束对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影响 | 第90-91页 |
5.3.4 钢铁企业两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分析 | 第91-9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6 环境规制对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96-107页 |
6.1 我国钢铁产业环境规制现状 | 第96-98页 |
6.2 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和研究假设 | 第98-100页 |
6.3 变量及数据 | 第100-103页 |
6.3.1 变量选取 | 第100-102页 |
6.3.2 数据选取 | 第102-103页 |
6.4 结果分析 | 第103-10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07-114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07-108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108-112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34页 |
附录A 资源约束下钢铁企业两阶段技术效率(2009-2013) | 第134-136页 |
附录B 资源和环境约束下钢铁企业两阶段技术效率(2009-2013) | 第136-138页 |
附录C 资源约束下钢铁企业传统技术效率(2009-2013) | 第138-139页 |
附录D 钢铁企业2009年数据 | 第139-140页 |
附录E 钢铁企业2010年数据 | 第140-141页 |
附录F 钢铁企业2011年数据 | 第141-142页 |
附录G 钢铁企业2012年数据 | 第142-143页 |
附录H 钢铁企业2013年数据 | 第143-144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44-14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