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SPF协议的拓扑发现与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OSPF路由协议概述 | 第13-26页 |
2.1 路由选择协议 | 第13页 |
2.2 OSPF协议 | 第13-15页 |
2.2.1 OSPF协议简介 | 第13-14页 |
2.2.2 OSPF协议工作机制 | 第14-15页 |
2.3 OSPF协议网络类型 | 第15-16页 |
2.4 OSPF协议路由器类型 | 第16-18页 |
2.5 OSPF协议报文结构 | 第18-25页 |
2.5.1 Hello报文 | 第18-20页 |
2.5.2 DD报文 | 第20页 |
2.5.3 LSR报文 | 第20-21页 |
2.5.4 LSU报文 | 第21-25页 |
2.5.5 LSAck报文 | 第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OSPF协议的实时网络拓扑发现算法 | 第26-36页 |
3.1 算法描述 | 第26-29页 |
3.2 算法实现 | 第29-3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1-33页 |
3.4 拓扑发现方法比较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OSPF协议攻击检测技术研究 | 第36-46页 |
4.1 OSPF协议的安全机制 | 第36-38页 |
4.1.1 OSPF分层结构 | 第36页 |
4.1.2 可靠的泛洪机制 | 第36-37页 |
4.1.3 源路由反击机制 | 第37页 |
4.1.4 报文的校验机制 | 第37-38页 |
4.2 OSPF协议脆弱性 | 第38-39页 |
4.2.1 Hello报文攻击 | 第38页 |
4.2.2 LSU报文攻击 | 第38-39页 |
4.3 基于特征识别的细粒度攻击检测技术 | 第39-45页 |
4.3.1 细粒度解析 | 第40页 |
4.3.2 特征识别 | 第40-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路由攻击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7页 |
5.1 整体模块设计 | 第46-47页 |
5.2 系统设计 | 第47-53页 |
5.2.1 信息采集模块 | 第47-49页 |
5.2.2 拓扑探测模块 | 第49页 |
5.2.3 攻击检测模块 | 第49-52页 |
5.2.4 用户结构模块 | 第52-53页 |
5.2.5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3页 |
5.3 功能测试 | 第53-56页 |
5.3.1 实验环境 | 第53-54页 |
5.3.2 效果验证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7页 |
6.2 下一步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