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K-Cu-Cr/Al2O3催化剂催化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异丁烯的需求和生产状况第10-11页
        1.1.2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 异丁烷脱氢方式的技术进展第13-15页
        1.2.1 异丁烷直接脱氢的进展第13页
        1.2.2 异丁烷氧化脱氢的进展第13-14页
        1.2.3 异丁烷膜催化脱氢的进展第14-15页
    1.3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5-21页
        1.3.1 过渡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第16-18页
        1.3.2 稀土金属氧化物和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第18-19页
        1.3.3 分子筛体系催化剂的研究第19-20页
        1.3.4 其他类型催化剂的研究第20-21页
    1.4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1.4.1 异丁烷脱氢反应机理的研究第22-23页
        1.4.2 异丁烷脱氢动力学的研究第23-24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4-26页
        1.5.1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4页
        1.5.2 本论文研究创新点第24-26页
2 K-Cu-Cr/Al_2O_3催化剂的开发及反应条件优化的研究第26-39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实验部分第26-28页
        2.2.1 实验仪器及原料、试剂第26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6-27页
        2.2.3 催化剂的表征第27-28页
        2.2.4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28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2.3.1 催化剂筛选第28-29页
        2.3.2 K和Cu的添加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2.3.3 各组分含量对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第30-34页
        2.3.4 反应温度对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第34-35页
        2.3.5 反应空速对异丁烷脱氢反应的影响第35页
        2.3.6 催化剂BET和XRD的表征结果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K-Cu-Cr/Al_2O_3催化剂短期稳定性的研究第39-47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0页
        3.2.1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9页
        3.2.2 催化剂的表征第39-40页
        3.2.3 催化剂的性能评价第4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3.3.1 催化剂稳定性及再生性能的考察第40-41页
        3.3.2 催化剂连续反应100h稳定性考察第41-42页
        3.3.3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第42-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K-Cu-Cr/Al_2O_3催化剂积碳动力学方程的模拟第47-52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实验部分第47-48页
        4.2.1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7-48页
        4.2.2 数据处理方法和依据第4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1页
        4.3.1 催化剂反应后各个时间点的积碳量第48-49页
        4.3.2 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9页
        4.3.3 催化剂积碳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K-Cu-Cr/Al_2O_3催化剂上异丁烷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第52-64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部分第52-56页
        5.2.1 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第52-53页
        5.2.2 催化剂稳定性考查第53-54页
        5.2.3 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第54-55页
        5.2.4 反应器活塞流判定第55页
        5.2.5 确定本征动力学实验的条件第55-56页
        5.2.6 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第56页
    5.3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结果检验第56-63页
        5.3.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第56-58页
        5.3.2 异丁烷脱氢反应机理的确定和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5.3.3 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的估值第59-60页
        5.3.4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检验第60-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65页
    6.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附录 1stOpt软件说明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金税工程网络结构设计
下一篇:微分子右旋糖酐的清洁工艺及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