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岩体裂隙网络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第12-21页 |
| ·地形地貌 | 第12-13页 |
| ·岩性 | 第13-16页 |
| ·断裂构造 | 第16-17页 |
| ·断层 | 第16-17页 |
| ·裂隙 | 第17页 |
| ·岩体风化 | 第17-18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 第20-21页 |
| 第3章 三维不连续裂隙网络及逆建模方法 | 第21-29页 |
| ·概述 | 第21页 |
| ·裂隙的空间位置和密度 | 第21-24页 |
| ·裂隙分组和方向性 | 第24-25页 |
| ·裂隙三维形状和大小 | 第25页 |
| ·三维不连续裂隙网络 | 第25-29页 |
| ·输入数据 | 第25-26页 |
| ·裂隙网络模拟过程 | 第26-29页 |
| 第4章 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岩体裂隙网络 | 第29-53页 |
| ·裂隙的空间位置 | 第29页 |
| ·裂隙的分组和方向性 | 第29-34页 |
| ·裂隙迹线长度分布 | 第34-44页 |
| ·裂隙迹线长度的概率分布 | 第34-37页 |
| ·裂隙迹线长度分布函数 | 第37-38页 |
| ·裂隙迹线长度的密度函数的论证 | 第38-42页 |
| ·不连续面的平均迹长与平均直径的概率关系 | 第42-44页 |
| ·乌东德水电站坝区岩体三维不连续裂隙网络的建立 | 第44-53页 |
| ·输入数据 | 第44-45页 |
| ·模拟裂隙网络 | 第45-5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建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