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碳化稻壳电热冶金法制备低硼、磷高品质硅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前言 | 第13页 |
1.2 硅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4页 |
1.2.1 硅的物理性质 | 第13页 |
1.2.2 硅的化学性质 | 第13-14页 |
1.3 太阳能级硅 | 第14-18页 |
1.3.1 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原理 | 第15-16页 |
1.3.2 多晶硅的制备工艺 | 第16-18页 |
1.4 电热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 | 第18-21页 |
1.4.1 电热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提出 | 第18-19页 |
1.4.2 碳质还原剂的选择 | 第19-21页 |
1.5 碳化稻壳简介 | 第21-23页 |
1.5.1 碳化稻壳的性质 | 第21-22页 |
1.5.2 我国碳化稻壳的主要利用途径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特点 | 第23-26页 |
1.6.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1.6.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6.3 本论文特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碳化稻壳的除杂研究 | 第26-4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6-31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30页 |
2.2.2 酸洗实验用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2.3 实验原理和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3.1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2.3.2 分析方法 | 第32页 |
2.4 实验内容 | 第32-33页 |
2.4.1 实验操作流程图 | 第32页 |
2.4.2 酸洗实验 | 第32-33页 |
2.4.3 理论酸用量计算 | 第33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7页 |
2.5.1 酸洗实验 | 第33-41页 |
2.5.2 超声酸洗实验 | 第41-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球团制备及球团性能的研究 | 第48-62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球团制备 | 第49-52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9-50页 |
3.2.2 实验设备 | 第50-51页 |
3.2.3 配料计算 | 第51-52页 |
3.2.4 压制球团 | 第52页 |
3.2.5 球团的焙烧 | 第52页 |
3.3 球团物理性能研究 | 第52-55页 |
3.3.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3.3.2 球团性能测试原理及方法 | 第53-55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0页 |
3.4.1 各因素对生球团性能的影响 | 第55-59页 |
3.4.2 焙烧对球团电阻率影响 | 第59-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电热冶金法制备硅过程中热力学分析 | 第62-68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S-C-O体系热力学分析 | 第62-66页 |
4.2.1 S-C-O体系中个反应的发生温度 | 第62-66页 |
4.3 用热力学软件计算的反应温度 | 第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电热冶金法制备低硼、磷高品质硅 | 第68-85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实验原理 | 第68-69页 |
5.3 实验设备 | 第69-71页 |
5.4 实验原料的准备 | 第71页 |
5.5 矿热炉的准备 | 第71-73页 |
5.5.1 石墨坩埚的设计定做 | 第72页 |
5.5.2 石墨电极的设计 | 第72页 |
5.5.3 砌炉 | 第72-73页 |
5.5.4 矿热炉的试运行 | 第73页 |
5.6 影响矿热炉的电参数 | 第73-74页 |
5.7 实验操作 | 第74-75页 |
5.7.1 矿热炉的启动 | 第74页 |
5.7.2 冶炼操作 | 第74-75页 |
5.8 实验结果及检测分析 | 第75-83页 |
5.8.1 第一次开炉实验 | 第75-79页 |
5.8.2 第二次开炉实验 | 第79-83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