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9-11页 |
|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 ·IEC 61850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 第2章 IEC 61850标准和MMS简介 | 第11-21页 |
| ·IEC 61850标准的概述 | 第11-12页 |
| ·IEC61850标准的主要特点 | 第11-12页 |
| ·IEC 61850标准中几个重要术语 | 第12页 |
| ·IEC 61850标准中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层结构 | 第12-13页 |
|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建模原理 | 第13-15页 |
| ·基于IEC 61850标准的信息模型 | 第15-18页 |
| ·IEC 61850信息模型的通信原理 | 第18-20页 |
| ·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的通信原理 | 第18页 |
| ·特殊通信服务映射的通信原理 | 第18-20页 |
| ·基于XML技术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弧光保护系统建模及映射的实现 | 第21-33页 |
| ·弧光保护系统基本原理 | 第21页 |
| ·弧光保护系统建模 | 第21-22页 |
| ·IED UML建模 | 第22-23页 |
| ·MMS的客户端/服务器端通信模型 | 第23-24页 |
| ·ACSI到MMS的映射 | 第24-29页 |
| ·信息模型映射 | 第25-27页 |
| ·ACSI服务映射 | 第27-29页 |
| ·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组建与编码实现 | 第29-32页 |
| ·ASN.1 BER基本编码规则 | 第29-30页 |
| ·MMS PDU的组建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MMS通信软件设计 | 第33-49页 |
| ·系统概述 | 第33-35页 |
| ·服务器端系统功能框架 | 第34-35页 |
| ·客户端系统功能框架 | 第35页 |
| ·弧光保护系统软件设计 | 第35-46页 |
| ·服务器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5-43页 |
| ·客户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6页 |
| ·系统互联运行效果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