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明中期吴中派诗人“崇白”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章 明中期前白居易诗歌的影响概况第13-22页
    第一节 明前文人对白居易诗歌的评价及接受概况第14-17页
        一、贬者对白居易诗歌的批评第14-15页
        二、褒者对白居易诗歌的批评与接受第15-17页
    第二节 明初吴中诗人高启的“崇白”倾向第17-22页
        一、高启对白居易及其诗的喜爱第18-19页
        二、白居易对高启诗歌创作的影响第19-22页
第二章 明中期吴中派诗人“崇白”的背景与原因第22-40页
    第一节 明中期“诗必盛唐”背影下白居易及其诗的地位第22-25页
        一、李东阳对白居易及其诗的态度第22-23页
        二、前后七子代表对白居易及其诗的态度第23-25页
        三、高棅《唐诗品汇》对白居易及其诗的态度第25页
    第二节 白居易诗歌在明中期吴中诗人群体中的传播第25-29页
        一、吴中的“崇白”氛围及白集在吴中的版本流传情况第26-27页
        二、白居易诗歌在吴中传播的原因第27-29页
    第三节 明中期吴中派诗人“崇白”原因探析第29-40页
        一、白居易吴中经历以及其对吴中风情文化的弘赞能够引起吴中派诗人的共鸣第29-31页
        二、白居易吏任吴中作风清廉且多有惠政能够激起吴中派诗人的崇敬之意第31-32页
        三、白居易的闲适精神符合吴中派诗人追求“自惬”心态的处世观念第32-40页
第三章 明中期吴中派代表诗人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第40-62页
    第一节 沈周、唐寅对白居易诗歌“俚俗”的接受第41-51页
        一、沈周、唐寅诗歌“俚俗”的艺术风格第41-45页
        二、沈周、唐寅诗歌“俚俗”的题材内容第45-51页
    第二节 文徵明对白居易诗歌“雅致”的接受第51-54页
        一、白居易饮酒诗中的“雅致”在文徵明诗中的体现第51-52页
        二、白居易赏月诗中的“雅致”在文徵明诗中的体现第52-54页
    第三节 徐祯卿对白居易诗歌“感伤”的接受第54-62页
        一、徐祯卿沿用了白居易感伤诗中的特定主题第55-56页
        二、徐祯卿接受了白居易感伤诗中“病”、“愁”等高频词汇第56-59页
        三、徐祯卿延续了白居易感伤诗中的“多情”特质第59-62页
第四章 明中期吴中派诗人“崇白”现象的影响第62-71页
    第一节 王世贞晚年对白居易及其诗态度的改变第62-66页
        一、王世贞早年对白居易及吴中派诗人的诗学态度第62-63页
        二、王世贞晚年喜好白居易诗与吴中派诗人“崇白”的内在联系第63-66页
    第二节 晚明公安派对白居易及其诗的推崇第66-71页
        一、公安“三袁”的“崇白”现象第66-68页
        二、明中期吴中派诗人的“崇白”对晚明公安派的影响第68-71页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盛静霞及其旧体诗词之研究
下一篇:论王安忆小说的都市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