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杉木论文

湘中丘陵杉木二代人工林生长及林地特征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1 绪论第14-31页
    1.1 杉木速生丰产技术试验研究第14-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16页
        1.1.3 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概况第16页
        1.1.4 杉木速生丰产林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 杉木无性系林分生长规律第19-22页
        1.2.1 杉木无性系概述第19-20页
        1.2.2 杉木无性系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第22-24页
        1.3.1 杉木林地土壤养分概述第22-23页
        1.3.2 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第23-24页
    1.4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与林木生长关系第24-26页
        1.4.1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第24-25页
        1.4.2 杉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与林木生长关系第25-26页
    1.5 杉木人工林地植物多样性第26-27页
        1.5.1 杉木人工林植物多样性概述第26-27页
        1.5.2 杉木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27页
    1.6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第27-31页
        1.6.1 杉木林地生物量与碳储量概述第27-29页
        1.6.2 国内对杉木碳储量与生物量的研究动态第29-31页
2 研究地概况第31-34页
    2.1 自然条件第31-32页
    2.2 社会经济条件第32页
    2.3 试验林基本情况第32-34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4-37页
    3.1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第34-36页
    3.2 研究方法第36-37页
4 湘中丘陵杉木人工林造林技术研究第37-42页
    4.1 良种选择第37页
    4.2 采穗圃的建立第37-38页
    4.3 坡位与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第38-39页
    4.4 间作施肥技术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4.4.1 间作施肥对杉木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第39页
        4.4.2 间作施肥对杉木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4.4.3 间作施肥对杉木材积生长的影响第40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5 湘中丘陵杉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第42-54页
    5.1 杉木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第42-48页
        5.1.1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调查统计第42页
        5.1.2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量比较第42-45页
        5.1.3 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平均生长量比较第45-48页
    5.2 杉木四个无性系品种之间林分生长状况第48-49页
    5.3 杉木无性系最佳主伐年龄确定及经济效益第49-51页
    5.4 小结与分析第51-54页
        5.4.1 杉木无性系林分与实生苗林分生长第51-52页
        5.4.2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林分生长规律第52页
        5.4.3 杉木四个无性系林分生长状况第52-53页
        5.4.4 杉木人工林最佳主伐年龄确定第53-54页
6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第54-63页
    6.1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第54-56页
        6.1.1 外业调查第54页
        6.1.2 内业土壤养分测定第54-56页
    6.2 土壤养分的变化第56-62页
    6.3 小结与讨论第62-63页
7 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第63-67页
    7.1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63-64页
        7.1.1 样品的采集第63页
        7.1.2 土样处理第63页
        7.1.3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方法第63页
        7.1.4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第63-64页
    7.2 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第64-65页
    7.3 不同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第65-66页
    7.4 小结与讨论第66-67页
8 杉木人工林地植物多样性第67-74页
    8.1 调查与研究方法第67页
    8.2 计算方法第67页
    8.3 结果与分析第67-74页
        8.3.1 杉木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及特征值分析第67-72页
        8.3.2 杉木人工林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第72-73页
        8.3.3 小结与讨论第73-74页
9 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第74-84页
    9.1 调查方法第74-75页
        9.1.1 外业调查方法第74页
        9.1.2 内业测定第74-75页
    9.2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生物量动态规律第75-78页
    9.3 杉木无性系人工林碳密度第78-81页
    9.4 小结与分析第81-84页
        9.4.1 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第81页
        9.4.2 碳含量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特征第81-82页
        9.4.3 影响杉木生物量及碳密度的因素第82页
        9.4.4 小结与讨论第82-84页
10 结论与讨论第84-88页
    10.1 结论第84-86页
    10.2 讨论第86页
    10.3 创新之点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4页
附录(A1)第104-110页
附录(A2)第110-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门江林场高保护价值森林经营研究
下一篇:多尺度空间降香黄檀黑痣病发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