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典型送风形式下室内分区对气流组织和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1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2 关于室内通风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室内气流组织分析第24-36页
    2.1 通风及气流组织第24-28页
        2.1.1 通风方式第24-26页
        2.1.2 气流组织形式第26-28页
    2.2 气流组织的任务第28-29页
    2.3 气流组织的评价第29-36页
        2.3.1 送风有效性指标第29-32页
        2.3.2 污染物去除有效性指标第32-33页
        2.3.3 热舒适指标第33-36页
第三章 室内空气环境研究方法第36-47页
    3.1 湍流流动及数学模型第36-44页
        3.1.1 湍流的特征及分类第36-38页
        3.1.2 湍流基本数学描述第38-39页
        3.1.3 湍流的模拟方法第39-40页
        3.1.4 湍流基本模型第40-43页
        3.1.5 k-ε两方程模型第43-44页
    3.2 典型数值计算方法第44-47页
        3.2.1 方程的离散第44-45页
        3.2.2 离散方程的求解第45页
        3.2.3 SIMPLE算法第45-47页
第四章 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探究与数值模拟验证第47-70页
    4.1 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第47-59页
        4.1.1 实验室简介第47-49页
        4.1.2 实验方案第49页
        4.1.3 测试内容及器材第49-51页
        4.1.4 实验测点的布置第51-52页
        4.1.5 实验步骤第52-54页
        4.1.6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4-59页
    4.2 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第59-63页
        4.2.1 物理模型第59页
        4.2.2 模型相关初始条件及简化假设第59-61页
        4.2.3 网格划分与计算收敛第61-63页
    4.3 实验与数值模拟验证第63-70页
第五章 室内分区对不同送风形式下室内流场和污染物的分布影响第70-88页
    5.1 计算模型第70-74页
        5.1.1 物理模型第70-71页
        5.1.2 数学模型第71-72页
        5.1.3 网格划分及选取第72-74页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4-87页
        5.2.1 送风速度的影响分析第74-77页
        5.2.2 送风方式的影响分析第77-81页
        5.2.3 源项位置的影响分析第81-84页
        5.2.4 挡板高度的影响分析第84-87页
    5.3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8-90页
    6.1 结论第88页
    6.2 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框支剪力墙结构考虑转换层影响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