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关于室内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2 关于室内通风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室内气流组织分析 | 第24-36页 |
2.1 通风及气流组织 | 第24-28页 |
2.1.1 通风方式 | 第24-26页 |
2.1.2 气流组织形式 | 第26-28页 |
2.2 气流组织的任务 | 第28-29页 |
2.3 气流组织的评价 | 第29-36页 |
2.3.1 送风有效性指标 | 第29-32页 |
2.3.2 污染物去除有效性指标 | 第32-33页 |
2.3.3 热舒适指标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室内空气环境研究方法 | 第36-47页 |
3.1 湍流流动及数学模型 | 第36-44页 |
3.1.1 湍流的特征及分类 | 第36-38页 |
3.1.2 湍流基本数学描述 | 第38-39页 |
3.1.3 湍流的模拟方法 | 第39-40页 |
3.1.4 湍流基本模型 | 第40-43页 |
3.1.5 k-ε两方程模型 | 第43-44页 |
3.2 典型数值计算方法 | 第44-47页 |
3.2.1 方程的离散 | 第44-45页 |
3.2.2 离散方程的求解 | 第45页 |
3.2.3 SIMPLE算法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探究与数值模拟验证 | 第47-70页 |
4.1 室内气流组织的实验 | 第47-59页 |
4.1.1 实验室简介 | 第47-49页 |
4.1.2 实验方案 | 第49页 |
4.1.3 测试内容及器材 | 第49-51页 |
4.1.4 实验测点的布置 | 第51-52页 |
4.1.5 实验步骤 | 第52-54页 |
4.1.6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4.2 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 第59-63页 |
4.2.1 物理模型 | 第59页 |
4.2.2 模型相关初始条件及简化假设 | 第59-61页 |
4.2.3 网格划分与计算收敛 | 第61-63页 |
4.3 实验与数值模拟验证 | 第63-70页 |
第五章 室内分区对不同送风形式下室内流场和污染物的分布影响 | 第70-88页 |
5.1 计算模型 | 第70-74页 |
5.1.1 物理模型 | 第70-71页 |
5.1.2 数学模型 | 第71-72页 |
5.1.3 网格划分及选取 | 第72-74页 |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4-87页 |
5.2.1 送风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74-77页 |
5.2.2 送风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77-81页 |
5.2.3 源项位置的影响分析 | 第81-84页 |
5.2.4 挡板高度的影响分析 | 第84-87页 |
5.3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页 |
6.2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