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引言 | 第17-19页 |
1.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9-23页 |
1.2.1 Thomas-Fermi模型 | 第19-20页 |
1.2.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0-21页 |
1.2.3 Kohn-Sham方程 | 第21-22页 |
1.2.4 交换相关能泛函 | 第22-23页 |
1.3 团簇稳定性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1.3.1 凝胶模型(Jellium model) | 第23-25页 |
1.3.2 多面体骨架电子对理论 | 第25-27页 |
1.3.3 芳香性规则 | 第27页 |
1.3.4 小结 | 第27-29页 |
第2章 超原子分子理论 | 第29-45页 |
2.1 超价键理论 | 第29-39页 |
2.1.1 超级共价键 | 第29-31页 |
2.1.2 超级杂化键 | 第31-34页 |
2.1.3 超级非键(共轭超原子网络) | 第34-39页 |
2.2 等同超原子和等同超分子 | 第39页 |
2.3 非共轭超原子网络和杂化超原子网络 | 第39-40页 |
2.4 小结 | 第40-45页 |
第3章 从等同超原子到等同超分子实例 | 第45-57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45-46页 |
3.2 等同超原子实例 | 第46-49页 |
3.3 等同超分子实例 | 第49-50页 |
3.4 等同超原子判定 | 第50-52页 |
3.5 讨论 | 第52-53页 |
3.6 结论 | 第53-57页 |
第4章 杂化超原子网络与Au_(13)结构规则实例 | 第57-65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57-58页 |
4.2 杂化超原子网络 | 第58-60页 |
4.3 Au_(13)结构规则 | 第60-62页 |
4.4 结构预测 | 第62页 |
4.5 计算细节 | 第62-63页 |
4.6 结论 | 第63-65页 |
第5章 若干配体包覆金属团簇的性质研究 | 第65-99页 |
5.1 Ag_2掺杂Au_(25)纳米团簇 | 第65-74页 |
5.1.1 研究背景 | 第65页 |
5.1.2 研究内容 | 第65-73页 |
5.1.3 结论 | 第73-74页 |
5.2 Hg掺杂Au_(25)纳米团簇 | 第74-78页 |
5.2.1 研究背景 | 第74-75页 |
5.2.2 研究内容 | 第75-78页 |
5.2.3 结论 | 第78页 |
5.3 Pd_n(SR)_(2n)纳米团簇 | 第78-85页 |
5.3.1 研究背景 | 第78-80页 |
5.3.2 研究内容 | 第80-84页 |
5.3.3 结论 | 第84-85页 |
5.4 Au掺杂Pd_n(SR)_(2n)纳米团簇 | 第85-99页 |
5.4.1 研究背景 | 第85页 |
5.4.2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85-87页 |
5.4.3 结论 | 第87-9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6.1 总结 | 第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