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地区万洋山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9-12页 |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1.3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 第2章 花岗岩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5-21页 |
| 2.1 花岗岩成因及分类研究 | 第15-17页 |
| 2.2 花岗岩年代学研究 | 第17-18页 |
| 2.3 花岗岩构造背景研究 | 第18-21页 |
|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21-29页 |
| 3.1 区域地层 | 第21-26页 |
| 3.2 区域构造运动 | 第26-27页 |
| 3.3 区域岩浆岩 | 第27-29页 |
| 第4章 花岗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第29-41页 |
| 4.1 岩体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第29-30页 |
| 4.2 矿物学特征 | 第30-31页 |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31-41页 |
| 第5章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第41-46页 |
| 5.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第41-42页 |
| 5.2 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特点 | 第42页 |
| 5.3 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 | 第42-46页 |
| 第6章 万洋山花岗岩成因 | 第46-52页 |
| 6.1 物质来源 | 第46-47页 |
| 6.2 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 | 第47-52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