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现代板带轧制生产对支承辊的技术要求 | 第13-15页 |
1.2.1 热轧板带轧制生产流程 | 第13-14页 |
1.2.2 冷轧板带轧制生产流程 | 第14页 |
1.2.3 板带生产对支承辊的使用技术要求 | 第14页 |
1.2.4 支承辊的主要失效形式 | 第14-15页 |
1.3 支承辊接触计算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1.3.1 接触计算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1.3.2 支承辊接触计算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 第17-20页 |
1.4 支承辊接触疲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0-24页 |
1.4.1 疲劳累积理论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4.2 滚动接触疲劳研究国内外现状 | 第20-23页 |
1.4.3 支承辊滚动接触疲劳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23-24页 |
1.5 支承辊磨削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1.6.2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第2章 支承辊接触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 | 第29-47页 |
2.1 接触问题有限元理论 | 第29-35页 |
2.1.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2.1.2 接触问题有限元基本原理 | 第31-35页 |
2.2 支承辊接触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 | 第35-45页 |
2.2.1 支承辊接触应力有限元计算验证 | 第37-39页 |
2.2.2 辊径配对对支承辊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2.2.3 带钢宽度对支承辊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2.2.4 轧制力对支承辊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2.2.5 弯辊力对支承辊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2.2.6 窜辊行程量对支承辊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2.3 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支承辊接触疲劳次表层损伤评价理论研究 | 第47-63页 |
3.1 支承辊弹塑性安定状态分析 | 第47-50页 |
3.1.1 次表层应力计算理论 | 第47-48页 |
3.1.2 接触区弹性极限应力分析 | 第48页 |
3.1.3 接触区弹性安定状态分析 | 第48-49页 |
3.1.4 支承辊接触安定状态分析 | 第49-50页 |
3.2 支承辊接触疲劳次表层损伤计算理论模型 | 第50-56页 |
3.2.1 次表层接触疲劳损伤主导应力分析 | 第51-53页 |
3.2.2 支承辊接触疲劳次表层损伤分布计算理论模型 | 第53-56页 |
3.3 支承辊接触疲劳次表层损伤计算理论模型验证 | 第56-60页 |
3.3.1 接触疲劳试验 | 第56-57页 |
3.3.2 硬度表征测量原理 | 第57-58页 |
3.3.3 次表层损伤计算理论模型验证 | 第58-60页 |
3.4 小结 | 第60-63页 |
第4章 支承辊材料接触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 第63-79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接触疲劳损伤表征方法 | 第63-66页 |
4.2.1 X-ray衍射半宽表征 | 第63-65页 |
4.2.2 材料微观组织表征 | 第65-66页 |
4.3 支承辊材料接触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 第66-75页 |
4.3.1 支承辊材料接触疲劳损伤分析试样制备 | 第66-67页 |
4.3.2 支承辊材料接触疲劳环试样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 第67-71页 |
4.3.3 不同支承辊接触疲劳损伤规律分析 | 第71-75页 |
4.4 支承辊材料接触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 第75-77页 |
4.5 小结 | 第77-79页 |
第5章 支承辊修磨参数优化研究 | 第79-101页 |
5.1 支承辊周期性修磨的意义 | 第79页 |
5.2 支承辊接触疲劳损伤计算载荷谱的建立 | 第79-93页 |
5.2.1 支承辊疲劳损伤计算载荷谱的建立 | 第80-82页 |
5.2.2 支承辊疲劳损伤计算载荷谱模型合理性验证 | 第82-93页 |
5.3 支承辊周期性修磨参数优化 | 第93-100页 |
5.3.1 支承辊接触疲劳损伤沿辊身分布 | 第93-94页 |
5.3.2 支承辊稳态修磨量与换辊吨位的关系研究 | 第94-100页 |
5.4 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01-10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7-119页 |
作者简介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