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三维电阻层析成像(ERT)硬件系统设计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两相流检测第12-13页
    1.3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第13-15页
        1.3.1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3.2 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组成第14-15页
    1.4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4.1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页
        1.4.2 电阻层析成像(ERT)技术发展方向第15-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 论文组织结构第17-20页
第2章 ERT传感器设计第20-28页
    2.1 传感器参数的确定第20-23页
        2.1.1 电极数目第20-21页
        2.1.2 电极的材料与形状第21-23页
        2.1.3 电极尺寸第23页
    2.2 数据采集模式的确定第23-26页
    2.3 传感器模型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ERT硬件系统第28-50页
    3.1 ERT系统整体框架第28-29页
    3.2 激励信号设计第29-33页
        3.2.1 DDS正弦波发生器第29-32页
        3.2.2 压控电流源第32-33页
    3.3 数据采集模块第33-43页
        3.3.1 仪用放大器设计第33-35页
        3.3.2 滤波器设计第35-38页
        3.3.3 相敏解调第38-40页
        3.3.4 调零电路设计第40-42页
        3.3.5 限幅电路设计第42-43页
    3.4 截面与通道选择第43-44页
    3.5 单片机控制系统第44-48页
        3.5.1 微控制器简介第44页
        3.5.2 微控制器部分功能第44-48页
    3.6 系统通信模块第48页
    3.7 芯片及电源模块简介第48-49页
    3.8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软件设计与成像算法研究第50-60页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50-55页
        4.1.1 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第51页
        4.1.2 PGA仪用放大器第51-52页
        4.1.3 截面与通道选择第52-53页
        4.1.4 AD转换第53页
        4.1.5 DA转换第53-54页
        4.1.6 通用异步串行收发器UART第54-55页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55页
    4.3 成像算法研究第55-59页
        4.3.1 ERT技术的正问题与反问题第55-56页
        4.3.2 ERT成像算法第56-57页
        4.3.3 现有ERT成像算法第57-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系统调试与试验第60-66页
    5.1 系统稳定性测试第60-62页
        5.1.1 恒流源稳定性测试第60-61页
        5.1.2 激励端稳定性测试第61-62页
        5.1.3 检测端稳定性测试第62页
    5.2 系统一致性及对称性测试第62-63页
    5.3 系统整体调试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6-68页
    6.1 工作总结第66页
    6.2 工作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inux的计算机网络中入侵检测和防火墙联动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下一篇:具有时变耦合时滞的复杂网络外同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