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1 绪论 | 第9-24页 |
| 1.1 激光近净成形技术 | 第9-16页 |
| 1.1.1 激光近净成形技术概述 | 第9-13页 |
| 1.1.2 激光近净成形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1.2 Al_2O_3陶瓷材料概述 | 第16-22页 |
| 1.2.1 Al_2O_3陶瓷概述 | 第17-19页 |
| 1.2.2 Al_2O_3陶瓷性能及应用背景 | 第19-20页 |
| 1.2.3 激光近净成形陶瓷结构件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 1.3.1 研究背景 | 第22页 |
| 1.3.2 工作内容 | 第22-24页 |
| 2 激光近净成形Al_2O_3陶瓷实验条件和方法 | 第24-34页 |
| 2.1 激光近净成形陶瓷实验条件 | 第24-28页 |
| 2.1.1 激光近净成形陶瓷实验设备 | 第24-27页 |
| 2.1.2 实验材料选择 | 第27-28页 |
| 2.2 激光近净成形Al_2O_3陶瓷薄壁件实验设计 | 第28-31页 |
| 2.2.1 光斑直径选取 | 第28-29页 |
| 2.2.2 激光功率选取 | 第29页 |
| 2.2.3 扫描方式选取 | 第29页 |
| 2.2.4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实验设计 | 第29-31页 |
| 2.3 样品制备与性能检测方法 | 第31-33页 |
| 2.3.1 样品制备 | 第31-32页 |
| 2.3.2 样品性能检测方法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激光近净成形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8页 |
| 3.1 光斑直径对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质量影响 | 第34-41页 |
| 3.1.1 光斑直径对粉末利用率影响 | 第34-38页 |
| 3.1.2 光斑直径对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质量影响 | 第38-41页 |
| 3.2 激光功率对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质量影响 | 第41-43页 |
| 3.3 扫描方式对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质量影响 | 第43-46页 |
| 3.3.1 ‘Z’字形匀速扫描方式 | 第43-44页 |
| 3.3.2 分段式间歇扫描方式 | 第44-45页 |
| 3.3.3 周期性循环扫描方式 | 第45-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4 激光近净成形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微观组织及质量分析 | 第48-58页 |
| 4.1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微观组织分析 | 第48-52页 |
| 4.1.1 微观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 4.1.2 元素成分分析 | 第49-51页 |
| 4.1.3 相分析 | 第51-52页 |
| 4.2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裂纹特征分析 | 第52-54页 |
| 4.2.1 裂纹缺陷产生机制 | 第52-53页 |
| 4.2.2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表面裂纹差异产生原因 | 第53-54页 |
| 4.3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体积密度分析 | 第54-56页 |
| 4.3.1 体积密度测量 | 第54-55页 |
| 4.3.2 不同颜色Al_2O_3陶瓷薄壁件体积密度差异产生原因 | 第55-56页 |
| 4.4 激光近净成形陶瓷薄壁件呈色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 4.4.1 陶瓷材料呈色机理 | 第56页 |
| 4.4.2 陶瓷薄壁件颜色差异产生原因 | 第56-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