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经营环境与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垃圾发电技术 | 第10-12页 |
·垃圾发电的原理 | 第10-11页 |
·垃圾发电技术分类 | 第11-12页 |
·垃圾发电的特点和环境保护功能 | 第12-13页 |
·国内外垃圾发电的背景与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垃圾发电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垃圾发电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基本情况 | 第18-32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概况 | 第18-21页 |
·项目概况 | 第18页 |
·项目投资情况 | 第18-19页 |
·发电厂人事机构 | 第19-21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环保功能 | 第21-25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25-30页 |
·损益计算 | 第25-27页 |
·财务评价 | 第27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27-29页 |
·综合评价 | 第29-30页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30页 |
·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 第30页 |
·秦皇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 | 第30页 |
·秦皇岛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秦皇岛垃圾电厂的经营环境分析 | 第32-47页 |
·秦皇岛市电力需求增长预测 | 第32-33页 |
·秦始皇市垃圾总量增长预测 | 第33-34页 |
·秦始皇市垃圾结构变动的趋势分析 | 第34-39页 |
·物理组成 | 第34-36页 |
·容重 | 第36页 |
·含水率 | 第36-37页 |
·发热量 | 第37-38页 |
·灰分和可燃分 | 第38-39页 |
·秦皇岛垃圾电厂的垃圾供给方式 | 第39页 |
·国家政策对垃圾发电产业的政策支持 | 第39-42页 |
·电厂经营条件和环境分析 | 第42-46页 |
·售电收入与电价水平 | 第42-43页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 第43-44页 |
·国家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政策支持 | 第44-45页 |
·设备国产化是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造价关键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电厂经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风险分析 | 第47-55页 |
·风险识别方法 | 第47-48页 |
·政府可信度和政策可变性的风险研究 | 第48-53页 |
·政府提出垃圾处置资源化政策的背景 | 第49页 |
·国外垃圾发电发展的几点启示 | 第49-50页 |
·国家政策对垃圾发电产业的影响 | 第50-51页 |
·垃圾资源化处置主要的经济特征 | 第51-52页 |
·政府可信度和政策可变性的风险研究 | 第52-53页 |
·垃圾资源的竞争的风险以及应对研究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秦皇岛垃圾电厂经营策略研究 | 第55-69页 |
·总体战略定位 | 第55-59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55-56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发展的内部条件 | 第56-57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SWOT 分析 | 第57-58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规模化发展战略 | 第58-59页 |
·宏观政策的持续性 | 第59-60页 |
·关键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管理 | 第60-62页 |
·秦皇岛垃圾发电厂的燃烧技术 | 第60页 |
·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锅炉热效率的管理措施 | 第60-62页 |
·关键资源的供给控制 | 第62-63页 |
·企业成本控制 | 第63-66页 |
·经营机制的创新 | 第63-64页 |
·企业成本管理 | 第64-65页 |
·加强燃垃圾发电厂成本管理的措施 | 第65-66页 |
·人力资源培养 | 第66-68页 |
·从战略高度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 第66页 |
·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 第66-67页 |
·发掘企业内人才资源潜力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详细摘要 | 第76-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