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 | 第11页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1-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小区光伏电站监控器的总体设计 | 第14-23页 |
·监控器总体结构设计及功能 | 第14-15页 |
·监控器的监控方案和分析 | 第15-22页 |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 | 第15-16页 |
·储能器件的充放电控制 | 第16-17页 |
·逆变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逆变控制 | 第19-21页 |
·光伏电站的运行模式 | 第21页 |
·孤岛效应的预防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太阳能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23-37页 |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及特性曲线 | 第23-26页 |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曲线 | 第24-26页 |
·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 第26-29页 |
·MPPT 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常见的MPPT 控制方法 | 第28-29页 |
·基于云模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29-36页 |
·云模型的概念 | 第29-31页 |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第31页 |
·云模型发生器 | 第31-33页 |
·云模型的不确定性推理 | 第33-34页 |
·基于二维云模型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小区光伏电站运行模式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37-47页 |
·独立逆变控制研究 | 第37-39页 |
·并网逆变控制研究 | 第39-44页 |
·并网逆变控制目标 | 第39-40页 |
·并网逆变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锁相环技术 | 第41-44页 |
·独立运行与并网运行模式的切换 | 第44-46页 |
·独立运行模式与并网运行模式时电网条件 | 第44-45页 |
·运行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基于DSP 的小区光伏电站监控器的设计 | 第47-61页 |
·监控器监控芯片的选择 | 第47-48页 |
·基于TMS320F2812 的小区光伏电站监控电路框图 | 第48页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48-53页 |
·TMS320F2812 电源电路 | 第48-49页 |
·采样电路 | 第49-51页 |
·驱动电路 | 第51-52页 |
·串行通信电路 | 第52-53页 |
·监控器的软件设计 | 第53-60页 |
·监控器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53-54页 |
·主程序设计 | 第54页 |
·中断程序 | 第54-55页 |
·A/D 采样程序 | 第55-56页 |
·并网同步锁相程序 | 第56-57页 |
·储能器件组充电控制程序 | 第57-58页 |
·串行通信程序 | 第58-60页 |
·独立运行时超负荷保护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论文摘要 | 第68-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