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1.1 露天开采的影响 | 第13页 |
1.1.2 井下开采的影响 | 第13-15页 |
1.2 开采沉陷治理状况 | 第15-16页 |
1.2.1 治理方式 | 第15-16页 |
1.2.2 治理投资决策 | 第16页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6-2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1.6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矿区可持续发展 | 第23-34页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3页 |
2.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方法 | 第23-26页 |
2.2.1 生态环境的破坏形式 | 第24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方法 | 第24-25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简要分析 | 第26页 |
2.4 煤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26-28页 |
2.4.1 矿区可持续发展系统 | 第26-27页 |
2.4.2 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27-28页 |
2.4.3 替代产业与产品的开发 | 第28页 |
2.5 矿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2.5.1 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2.5.2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第30页 |
2.6 矿区可持续发展对沉陷综合治理的要求 | 第30-33页 |
2.6.1 受损建筑物的搬迁 | 第31页 |
2.6.2 沉陷区土地整治 | 第31-32页 |
2.6.3 对沉陷综合治理的要求 | 第32-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沉陷区的形成、破坏与治理 | 第34-57页 |
3.1 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 | 第34-36页 |
3.1.1 地下开采引起地表下沉的力学过程 | 第34页 |
3.1.2 地下开采引起岩层移动的形式 | 第34-36页 |
3.2 采动岩层内的三带划分 | 第36-38页 |
3.2.1 冒落带 | 第36-37页 |
3.2.2 裂缝带(断裂带) | 第37页 |
3.2.3 弯曲带(或称整体移动带) | 第37-38页 |
3.3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 | 第38-39页 |
3.3.1 地表移动的形式 | 第38-39页 |
3.3.2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 | 第39页 |
3.4 地表移动盆地内的移动和变形 | 第39-42页 |
3.5 地表移动边界的确定 | 第42-44页 |
3.5.1 移动盆地的最外边界 | 第42页 |
3.5.2 移动盆地的危险移动边界 | 第42-43页 |
3.5.3 移动盆地的裂缝边界 | 第43-44页 |
3.6 地表移动和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44-47页 |
3.6.1 地表下沉和水平移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44页 |
3.6.2 地表倾斜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44页 |
3.6.3 地表曲率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4 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 第45-47页 |
3.7 影响开采沉陷的地质采矿因素 | 第47-48页 |
3.8 综合治理方案分析 | 第48-56页 |
3.8.1 沉陷治理方案形成过程 | 第48-49页 |
3.8.2 破坏对象及形式 | 第49-50页 |
3.8.3 综合治理方案的基本内容 | 第50-52页 |
3.8.4 投资估算方案分析 | 第52页 |
3.8.5 综合治理方案评述 | 第52-5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沉陷综合治理投资预算模型的建立 | 第57-99页 |
4.1 沉陷区综合治理投资的影响因素 | 第57-59页 |
4.2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59-61页 |
4.2.1 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特点 | 第60-61页 |
4.2.2 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 | 第61页 |
4.3 反向传播(BP)网络 | 第61-68页 |
4.3.1 BP网络的结构 | 第62-64页 |
4.3.2 BP网络的学习过程 | 第64页 |
4.3.3 信息的正向传递 | 第64-66页 |
4.3.4 权值变化及误差的反向传播 | 第66-68页 |
4.3.5 误差反向传播的流程与图形解释 | 第68页 |
4.4 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 | 第68-70页 |
4.4.1 BP网络的限制与不足 | 第68-69页 |
4.4.2 BP网络的改进方法 | 第69-70页 |
4.5 基于BP网络的投资决策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70-73页 |
4.5.1 投资预算的BP神经网络系统分析 | 第70-73页 |
4.5.2 投资预算的BP神经网络设计 | 第73页 |
4.6 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函数 | 第73-76页 |
4.6.1 数据的预处理 | 第74-75页 |
4.6.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 | 第75页 |
4.6.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仿真 | 第75-76页 |
4.7 预算模型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 | 第76-77页 |
4.8 MATLAB6.5环境下BP神经网络运算 | 第77-80页 |
4.9 舒兰矿务局沉陷综合治理投资预算的模型检验 | 第80-91页 |
4.9.1 煤层和煤质情况 | 第80-82页 |
4.9.2 舒兰矿区已采区开采技术条件 | 第82-85页 |
4.9.3 舒兰矿区地表沉陷规律及沉陷计算 | 第85-90页 |
4.9.4 舒兰矿区地表沉陷状况 | 第90-91页 |
4.10 治理方案 | 第91-98页 |
4.10.1 采煤沉陷区的地表破坏程度 | 第91-92页 |
4.10.2 采煤沉陷区的地表破坏现状 | 第92-94页 |
4.10.3 沉陷区综合治理方案 | 第94-98页 |
4.10.4 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98页 |
4.11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 区域经济因素的专家评价指标体系 | 第99-105页 |
5.1 建立区域经济因素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99-100页 |
5.2 区域经济因素及其影响 | 第100-102页 |
5.2.1 人文经济因素 | 第100页 |
5.2.2 地表条件因素 | 第100-102页 |
5.3 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02-104页 |
5.3.1 影响程度等级划分及影响权重 | 第102页 |
5.3.2 影响因子对投资的干预 | 第102-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投资预算模型在沉陷综合治理投资预测中的应用 | 第105-121页 |
6.1 矿区自然与社会环境 | 第106页 |
6.1.1 矿区自然地理 | 第106页 |
6.1.2 矿区社会经济 | 第106页 |
6.2 矿区地质环境 | 第106-111页 |
6.2.1 区域地质构造 | 第107-108页 |
6.2.2 含煤地层环境 | 第108-109页 |
6.2.3 井田地质构造 | 第109-110页 |
6.2.4 煤层赋存条件 | 第110页 |
6.2.5 工程地质特征 | 第110-111页 |
6.3 采煤技术环境 | 第111页 |
6.3.1 生产情况 | 第111页 |
6.3.2 开采技术特点 | 第111页 |
6.4 矿区采煤沉陷情况 | 第111-113页 |
6.4.1 采煤沉陷特点 | 第112-113页 |
6.4.2 采煤沉陷规律 | 第113页 |
6.5 采煤沉陷预计 | 第113-118页 |
6.5.1 理论体系的确认 | 第113页 |
6.5.2 计算软件简介 | 第113-114页 |
6.5.3 沉陷参数的类比 | 第114-115页 |
6.5.4 计算块段的划分 | 第115-116页 |
6.5.5 沉陷计算内容 | 第116页 |
6.5.6 计算数据采集 | 第116页 |
6.5.7 仿真计算结果 | 第116页 |
6.5.8 关于稳沉问题 | 第116-117页 |
6.5.9 采煤沉陷对地表的破坏状况 | 第117-118页 |
6.6 模型的沉陷治理投资预测 | 第118-119页 |
6.7 区域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开采沉陷预计与监测 | 第121-128页 |
7.1 开采沉陷预计 | 第121-123页 |
7.1.1 开采沉陷预计的内容 | 第121-122页 |
7.1.2 开采沉陷预计的常用方法 | 第122-123页 |
7.2 地表沉陷监测 | 第123-124页 |
7.3 地表沉陷损害评价系统及监测 | 第124-127页 |
7.3.1 建立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 | 第124-125页 |
7.3.2 遥感(RS)影像数字平面模型[DTM]的建立 | 第125-12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5-136页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第136-137页 |
附件 | 第137-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