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0-11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内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对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1.3.2 归纳法 | 第15页 |
1.3.3 定性分析法 | 第15页 |
1.3.4 比较法 | 第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从制度设计上对矿难频发现象进行分析 | 第15页 |
1.4.2 刑事民事相结合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15-17页 |
第2章 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及政府监管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7-20页 |
2.1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与政府监管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政府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政府监管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1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政府监管的法制性 | 第18页 |
2.2.2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政府监管的强制性 | 第18-19页 |
2.2.3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政府监管的独立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 | 第20-26页 |
3.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政府监管体制 | 第20-21页 |
3.2 我国政府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职责分工 | 第21-22页 |
3.3 我国目前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政府监管效果分析 | 第22-26页 |
3.3.1 百万吨死亡人数对比 | 第22-23页 |
3.3.2 事故频发数量及死亡人数对比 | 第23-24页 |
3.3.3 事故煤矿的规模级别对比 | 第24-26页 |
第4章 我国政府在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4页 |
4.1 我国政府在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4.1.1 安全生产监管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 第26-27页 |
4.1.2 缺乏对中小型煤炭企业准入的监督 | 第27页 |
4.1.3 政府监管部门管理混乱 | 第27-28页 |
4.1.4 地方政府虚假监管及官煤勾结现象严重 | 第28-29页 |
4.2 我国政府在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4.2.1 “以物为本”的发展主义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发展 | 第29页 |
4.2.2 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评体系不科学 | 第29-30页 |
4.2.3 国家监察力量人员编制不足 | 第30-31页 |
4.2.4 地方政府煤炭安全监管机构职能交叉 | 第31页 |
4.2.5 中央政府煤炭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变更频繁 | 第31-32页 |
4.2.6 政府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 | 第32-33页 |
4.2.7 煤炭工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滞后 | 第33-34页 |
第5章 充分发挥我国政府在煤炭工业安全生产中监管作用的建议 | 第34-40页 |
5.1 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 第34页 |
5.1.1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第34页 |
5.1.2 重视煤炭工业中安全生产工作 | 第34页 |
5.2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煤炭工业准入制度 | 第34-36页 |
5.2.1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法律法规 | 第34-35页 |
5.2.2 严格规范煤炭工业准入制度 | 第35-36页 |
5.3 推进煤炭安全生产政府监管体制变革 | 第36-37页 |
5.3.1 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监管 | 第36页 |
5.3.2 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 | 第36页 |
5.3.3 理顺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 第36-37页 |
5.4 推进煤炭安全生产官员的管理制度变革 | 第37-38页 |
5.4.1 完善官员的考核评价制度 | 第37页 |
5.4.2 建立严格、科学的行政问责制度 | 第37-38页 |
5.5 加大对煤炭工业安全投入与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 | 第38-40页 |
5.5.1 加强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投入 | 第38页 |
5.5.2 监督检查煤炭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2页 |
6.1 政府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的结论 | 第40页 |
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