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智能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的柔性评价及分析方法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第17-26页
        1.2.1 过程系统中的柔性评价与分析方法第17-21页
        1.2.2 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柔性化技术第21-2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智能电网中柔性的定义与分类第28-39页
    2.1 电力系统刚性约束优化问题第28-31页
    2.2 智能电网中的柔性第31-35页
        2.2.1 智能电网柔性的定义第31-32页
        2.2.2 智能电网柔性的分类第32-34页
        2.2.3 智能电网柔性与过程系统柔性的区别第34-35页
    2.3 柔性分析方法与模糊集理论和概率理论以及灰理论的区别第35-37页
    2.4 智能电网柔性分析方法与现有柔性电力技术的关系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智能电网中的多维柔性评价指标与柔性综合优化第39-62页
    3.1 智能电网运行约束的柔性化表示第39-44页
        3.1.1 等式约束的柔性化描述第40-41页
        3.1.2 不等式约束的柔性化描述第41-44页
    3.2 智能电网柔性评价方法及指标第44-48页
        3.2.1 智能电网柔性评价方法第44-46页
        3.2.2 智能电网柔性评价指标第46-48页
    3.3 智能电网多维柔性综合优化第48-55页
        3.3.1 综合优化模型第48-52页
        3.3.2 参数取值与模型求解第52-55页
    3.4 算例分析第55-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基于全规划周期柔性成本评估的智能电网规划方法第62-75页
    4.1 电网规划中的不确定因素第62-63页
    4.2 电网柔性规划与输电线路负载率约束第63-65页
        4.2.1 现有电网柔性规划方法的不足第63-64页
        4.2.2 输电线路潮流约束的柔性化表示第64-65页
    4.3 全规划周期柔性成本分析第65-68页
        4.3.1 柔性投资成本第65-67页
        4.3.2 柔性运行成本第67-68页
        4.3.3 可靠性效益第68页
    4.4 智能电网柔性规划模型及求解第68-70页
    4.5 输电线路负载率柔性评价指标第70页
    4.6 算例分析第70-74页
    4.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考虑输电线路动态热整定技术的智能电网柔性切负荷策略第75-90页
    5.1 线路阻塞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第75-76页
    5.2 切负荷技术与 RT-DTLR 技术原理第76-81页
        5.2.1 切负荷技术原理第76-78页
        5.2.2 RT-DTLR 技术原理第78-79页
        5.2.3 考虑 RT-DTLR 技术的智能电网柔性切负荷策略原理第79-81页
    5.3 智能电网柔性切负荷模型与算法第81-86页
        5.3.1 线路约束的柔性化表示第81-82页
        5.3.2 柔性切负荷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第82-86页
    5.4 算例分析第86-89页
    5.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六章 基于负荷柔性分析的电动汽车换电站最优充放电策略研究第90-110页
    6.1 电动汽车负荷管理的必要性第90-91页
    6.2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比较与分析第91-93页
    6.3 电动汽车换电站盈利模式及其负荷柔性分析第93-98页
        6.3.1 电动汽车换电站盈利模式分析第93-95页
        6.3.2 电动汽车换电站负荷柔性分析第95-96页
        6.3.3 负荷柔性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第96-98页
    6.4 电动汽车换电站最优充放电策略第98-101页
    6.5 算例分析第101-109页
    6.6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基于柔性分析方法的电力系统运行均匀性评估第110-124页
    7.1 电力系统运行均匀性的提出第110-112页
    7.2 电力系统运行均匀性的定义第112-113页
    7.3 电力系统不均匀性的成因及负面影响第113-115页
        7.3.1 发电设备的不均匀性第113-114页
        7.3.2 电网结构的不均匀性第114页
        7.3.3 负荷分布的不均匀性第114-115页
    7.4 电力系统均匀度评估指标第115-119页
        7.4.1 电力系统状态均匀度指标第115-116页
        7.4.2 电力系统固有均匀度指标第116-117页
        7.4.3 基于柔性分析方法的固有均匀度指标求解模型第117-119页
    7.5 算例分析第119-123页
    7.6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124-127页
    8.1 主要结论第124-126页
    8.2 研究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8页
附录第138-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49-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纤维素织物紫外光接枝清洁染色的研究
下一篇:氨基酸可释放材料的机理及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