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生物制品药物的生产论文--苷及鞣质论文

三七皂苷的转化及三七细胞悬浮培养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7页
    1.1 三七简介第15-16页
    1.2 三七中主要活性成分-皂苷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1 人参皂苷简介第16页
        1.2.2 皂苷结构第16-18页
    1.3 皂苷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第18页
    1.4 三七的药理活性第18-19页
    1.5 三七皂苷的制备方法第19-20页
    1.6 三七中皂苷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第20-25页
        1.6.1 研究材料第20页
        1.6.2 选用的菌种第20页
        1.6.3 转化酶系第20-21页
        1.6.4 研究手段第21页
        1.6.5 转化过程第21-25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三七总皂苷的制备及发酵产物初步研究第27-41页
    2.1 总皂苷的制备第27-31页
        2.1.1 仪器、材料和试剂第27页
        2.1.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1.3 设计路线第29-30页
        2.1.4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2.2 皂苷提取方法的选择第31-35页
        2.2.1 仪器、材料和试剂第31-32页
        2.2.2 提取方法第32页
        2.2.3 对照品溶液制备第32页
        2.2.4 高效液相色谱的选择第32-34页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页
        2.2.6 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2.3 三七发酵的TLC检测第35-38页
        2.3.1 仪器、材料和试剂第35-36页
        2.3.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2.3.3 结果与分析第37-38页
    2.4 讨论第38-41页
第三章 三七液体发酵过程研究第41-57页
    3.1 微生物转化三七对皂苷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第41-48页
        3.1.1 仪器、材料及试剂第41页
        3.1.2 方法第41-45页
        3.1.3 结果与分析第45-48页
    3.2 微生物转化三七皂苷特性研究第48-52页
        3.2.1 仪器、材料和试剂第48页
        3.2.2 实验方法第48-49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3.3 加热三七对皂苷种类和含量的影响第52-55页
        3.3.1 仪器、材料及试剂第52-53页
        3.3.2 方法第53页
        3.3.3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3.4 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菌株鉴定第57-63页
    4.1 ITS简介第57页
    4.2 仪器、材料和试剂第57-58页
        4.2.1 仪器第57页
        4.2.2 材料第57-58页
        4.2.3 试剂第58页
    4.3 方法第58-59页
        4.3.1 培养基的配制第58页
        4.3.2 菌种的形态鉴定第58页
        4.3.3 菌株的ITS序列分析第58-59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9-62页
        4.4.1 平板观察第59页
        4.4.2 显微观察第59-60页
        4.4.3 ITS序列分析及聚类树构建第60-62页
    4.5 讨论第62-63页
第五章 三七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研究第63-71页
    5.1 简介第63页
    5.2 仪器、材料与试剂第63-64页
        5.2.1 仪器第63页
        5.2.2 材料第63页
        5.2.3 试剂第63-64页
    5.3 方法第64-65页
        5.3.1 培养基第64页
        5.3.2 愈伤组织诱导第64页
        5.3.3 细胞悬浮培养第64页
        5.3.4 细胞生长的测定第64页
        5.3.5 皂苷含量的测定第64-65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65-68页
        5.4.1 三七愈伤组织生物量的变化第65-66页
        5.4.2 三七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不同皂苷含量的积累第66-67页
        5.4.3 三七愈伤组织培养过程生物量与总皂苷含量的动态比较第67-68页
    5.5 讨论第68-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热控地面模拟实验舱的精确温湿控制实现
下一篇:迎面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