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论文--建筑节能设计论文

夏热冬暖公共建筑被动式节能共性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2 课题背景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3 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技术调查研究第19-24页
    2.1 课题的研究方式第19-20页
    2.2 课题调研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2.2.1 样本建筑的基本信息第20-21页
        2.2.2 建筑的围护结构信息第21页
        2.2.3 建筑环境的室内品质调研第21页
        2.2.4 建筑的运行管理信息第21-22页
    2.3 课题调研的方法第22-23页
        2.3.1 确定调研城市和调研对象第22页
        2.3.2 现场调研审计第22-23页
        2.3.3 调研信息整理和反馈第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分析第24-49页
    3.1 夏热冬暖地区大型公共建筑的总体概况第24-28页
        3.1.1 样本建筑的不同使用功能分类情况第25-26页
        3.1.2 样本建筑的不同层高分类情况第26-27页
        3.1.3 样本建筑的不同结构类型分类情况第27-28页
    3.2 样本建筑实际能耗分析第28-30页
        3.2.1 商场的用电能耗特点第29-30页
        3.2.2 办公建筑的用能特点第30页
    3.3 大型公共建筑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分析第30-42页
        3.3.1 建筑外墙节能技术第31-35页
        3.3.2 建筑玻璃技术的调研结果第35-39页
        3.3.3 建筑遮阳技术调研结果第39-42页
    3.4 对运用不同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能耗分析第42-47页
        3.4.1 不同外墙技术在各功能下的能耗调研结果第42-44页
        3.4.2 不同遮阳类型下的能耗对比第44-46页
        3.4.3 镀膜玻璃类型使用下的建筑能耗对比第46-47页
        3.4.4 Low-E 玻璃类型第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4章 关于遮阳和采光节能技术的理论及建模第49-58页
    4.1 关于遮阳的技术理论基础第49-51页
    4.2 采光系数的理论基础第51-52页
        4.2.1 影响采光的因素第52页
        4.2.2 公共建筑的采光率分析第52页
    4.3 关于建筑采光率的研究第52-58页
        4.3.1 模型的参数设置第54页
        4.3.2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第54-55页
        4.3.3 某大厦标准层模拟结果第55-56页
        4.3.4 采光与能耗第56-58页
第5章 被动式节能技术应用效果分析及模拟优化第58-71页
    5.1 e-QUEST 能耗模拟软件的介绍第58-59页
        5.1.1 e-QUEST 软件的形成来源第58-59页
        5.1.2 eQUEST 能耗模拟的目的第59页
        5.1.3 关于空调负荷的计算第59页
    5.2 建立模型的基本信息第59-65页
        5.2.1 建筑概况第59-60页
        5.2.2 建筑模型的的建立第60-64页
        5.2.3 室内照明、设备、人员参数及时间表的设定第64-65页
    5.3 能耗模拟结果及其与实际能耗数据对比第65-67页
        5.3.1 模拟能耗的结果第65-66页
        5.3.2 实际能耗的分项能耗值第66-67页
    5.4 各项被动技术的应用级优化效果模拟第67-69页
        5.4.1 对标准层进行采光系数的模拟第67页
        5.4.2 遮阳系数的模拟第67-69页
        5.4.3 被动式技术应用的综合组合第69页
    5.5 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流量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下一篇:神经钙调蛋白在促炎细胞因子诱导神经元凋亡中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