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基于窄带电力线通信的信道编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窄带电力线通信简介第10页
    1.2 电力线通信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电力线通信相关标准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OFDM技术第14-21页
    2.1 OFDM技术简介第14-16页
    2.2 OFDM原理第16-18页
    2.3 OFDM关键技术第18-20页
        2.3.1 保护间隔、循环前缀第18页
        2.3.2 加窗技术第18-19页
        2.3.3 同步技术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信道编码技术介绍第21-47页
    3.1 信道编码技术简介第21-22页
    3.2 RS码编码、译码原理第22-24页
        3.2.1 RS码第22-23页
        3.2.2 RS码编码第23页
        3.2.3 RS码的译码第23-24页
    3.3 卷积码的编译码原理第24-31页
        3.3.1 卷积码第25页
        3.3.2 卷积码的描述方法第25-27页
        3.3.3 卷积码译码第27-31页
    3.4 Turbo编译码原理第31-38页
        3.4.1 Turbo 码结构第31-33页
        3.4.2 Turbo编码过程第33-34页
        3.4.3 Turbo码译码原理第34-35页
        3.4.4 Turbo译码算法第35-38页
    3.5 LDPC编译码算法第38-46页
        3.5.1 LDPC编码原理第39-40页
        3.5.2 基于三角形校验矩阵的编码第40-41页
        3.5.3 LDPC码的迭代编码第41-43页
        3.5.4 LDPC码的译码算法第43-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电力线通信系统仿真平台设计第47-74页
    4.1 系统框图及系统参数介绍第47-50页
        4.1.1 系统框图和帧结构第47-48页
        4.1.2 系统参数第48-50页
    4.2 发射机设计第50-60页
        4.2.1 前导序列第50-52页
        4.2.2 帧控制头第52-53页
        4.2.3 扰码第53页
        4.2.4 前向纠错码第53-54页
        4.2.5 交织第54-55页
        4.2.6 映射第55-57页
        4.2.7 频域预加重第57-58页
        4.2.8 OFDM符号的生成第58-60页
    4.3 接收机设计第60-65页
        4.3.1 帧检测第60-63页
        4.3.2 帧同步第63-64页
        4.3.3 解调第64-65页
    4.4 电力线信道在线估计第65-71页
        4.4.1 信道频谱估计第65-66页
        4.4.2 噪声功率谱估计第66-68页
        4.4.3 信噪比估计及其仿真第68-71页
    4.5 动态频谱分配(DSM)第71-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RS卷积码、Turbo和LDPC仿真比较第74-79页
    5.1 RS卷积码参数第74-75页
    5.2 Turbo码参数第75-76页
    5.3 LDPC码参数第76-77页
    5.4 编译码性能比较第77-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总结及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阳模拟器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下一篇:基于CC111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跳频算法研究